守心人
与敦煌结缘约在二十年前,那时因工作原因,我接触到敦煌研究院的几位工作人员。依稀记得,夕阳的余晖照在他们因常年室外工作而粗糙泛黑的脸上,他们戴着草帽,在一截土墙上量来比去,他们的样子,真的让人以为他们是农民。
的确他们朴实的形象太像农民了,用他们的话说,他们的工作就是与土打交道。他们告诉我,位于敦煌鸣沙山的莫高窟,是古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汇点,那里的文化遗存令世界惊艳,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我把他们的话当作了邀请,终于在多年后,我专程赴敦煌,一睹了莫高窟的绝世风华。
驻足莫高窟壁画前,我忘记了今夕何夕,我震惊于眼前所看到的。尽管我不懂什么绘画艺术,也看不懂那些壁画故事,但每个人物形象刻画得如此传神逼真,让人看后忍不住惊掉下巴,他们或饱满细腻,或神采飞扬,或灵动飘逸……置身其中,恍如飞离现实世界,来到了一个仙境佛国,与飞天共舞,与瑞兽齐行,与佛祖交语,这种奇异的感觉,真的是世所难觅。怪不得莫高窟会成为全世界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向往之地。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学者前来参观学习考察。莫高窟如今的盛况,怕是一百多年前的王道士绝对没有料到的!
看到如此惊艳的壁画,我自然就想到一代代驻守荒漠,扎根敦煌的守窟人,从常书鸿、段文杰到樊锦诗,以至更年轻的当下莫高窟敦煌研究院的工作者,他们的坚守令人动容,他们的奉献让人敬佩,正是这一代代守窟人的接棒传承,才使莫高窟的保护得以日益完善,使千年壁画走近了更广泛的人群。
诚如我所见到的他们当中极为普通的几位,都是研究人员,是文博方面的专家学者,但外表却让人误以为是农民。他们穿着普通,加上西北大漠戈壁的风沙,吹得他们看上去要比同龄人苍老许多,可他们的内心又是沉静坚定的。他们守着石窟,守着砂土墙,一遍遍测量,斟酌再三,再反复实验……这个过程很消磨人的耐性,如果沉不下心,真是做不了这份工作。莫高窟壁画的很多保护措施,就是在这样长年累月的研究中取得的。从那时起,我就对他们肃然起敬了,因为在当今这个时代,最缺的就是像他们那样,能耐得住寂寞,坚守住自己内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