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2019读后感合集

《庄子諵譁—养生主》读后感

2020-01-03  本文已影响0人  书声2020

书声2019/胜越

再到庖丁解牛篇,这个篇章我很喜欢。

恢恢乎,形容舒服、潇洒、从容。和“栩栩然”一样,翻译成现代文就不那么美了。所以,文字的美,是要有节奏感的。和音乐一样。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南怀瑾老师说他也有这样的经历,就是看着自己从前写的文章,不记得这文章是自己曾经写的,也不记得当时怎么写出来。就是这个感觉“以神遇”,和现今流行的“心流”有些相似。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写文的过程中,完全进入心流状态,忘我的境界。而写完以后,也完全不记得怎么写出来,甚至还感叹,写的真好啊,是自己写的吗?不记得了。

官知止而神欲行。这里说的是感官和意识是分开的。让我想到,有些事情只能体悟,有些事情能心悟,有些事情能感悟。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不同的领悟方式。如果从技术升华到艺术的角度,很难说神思和官感哪个更有助力。在庖丁解牛里面,庖丁是以神游为主了。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这句描写的很有趣,几个动词把一个连续性的动作描写的画面感很强。但是,最打动我的,是最后一句“善刀而藏之”。这个做到不容易。我自己就是一个特别容易沾沾自喜的人,也是一个特别喜欢夸大自己优点的人,这些还都不会惹祸,而喜欢外露就无法保全自己了,也就是和庄子的“养生”违背。由于比较不怯场,什么都敢说,所以,很多时候,自己的表达真是夸大其词的感觉,会令人生厌,自觉谦卑甚少。“善刀而藏之“是我需要去改变自己的。伟大和崇高之后能归于平凡,才是“善刀而藏”。不是平庸的谦卑,而是不恃才傲物。这和养生有关系吗?

这是讲杀牛的技术,最多讲到养刀。其实有关。

做人亦如此。通达世俗之后,能保身的,就是藏了。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觉得,那谁都不出来做贡献,社会不是都冷漠起来。庄子不是说让大家不做贡献或者不作为,他还偏偏在养生主这篇讲到”为善无近名”。所以,他是建议大家该做善事是要去做善事,但是不要为了名声而去做善事。有些小伙伴,问我为什么做了那么多好事就是不得好报?如果带着求好报的心态做善事,几乎很难得好报了。因为功利心就很折磨人,更何况,好报来与不来,来的早晚都难说。

前几日,一个好友跟我说,身边一个朋友付出很多,结果一直被辜负,所以是不是还要这样坚持下去?我给的答复是,如果能坚持,肯定坚持下去,好报很难说何时来,另外,付出那么多,如果有一个人有感恩心就足够了,当然没有也顺其自然。顺的是什么?我的理解,顺的是自己当时想帮别人的心,这是顺自己心意做事,自然而然。

但是,即便做了善事,或者成为了技术高超的人,也依旧要藏。似乎和现下社会风行的规则不太一样。我们生在一个特别开放而包容的社会,就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处世。我欣赏并喜欢庄子的这种方式,所以,我自省。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这是最高修养。安时,能随遇而安;处顺,生死看淡。哀乐不能入,不由感情左右。这是什么境界啊。我知道了道理,依旧做不到。今天想要割舍一段感情,就被心痛所折磨而放弃了。昨天又因为一点小事而心情郁郁一个上午。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

不自责了。读书的意义在于乐趣,在于给自己更多选择的方向,最终选择权在自己手里,相信终究会慢慢向着自己想要去的方向前行。

2019即将过去,写文字是我想到的最好的告别方式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