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这样的家长,毁了孩子的一生!(下)

2020-03-27  本文已影响0人  半片儿瓦

前两期我们分别说了控制型、咆哮型家长,各位对号入座了吗?

今天我们再说说还有那种类型的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没有起到积极意义……

03放任型家长

溺爱,是爱吗?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家长朋友,对孩子百般呵护,捧在手里怕碰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有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样的隔代亲,爸爸妈妈刚刚想严厉的教育一下孩子,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声音就出现了“孩子那么小,你说他干嘛,你小时候还不如他呢……”

孩子在家想干嘛干嘛,一言九鼎,说一不二,任何意愿都可以得到满足,你们觉得,这是爱吗?

我们都知道溺爱的危害,一个很老的故事:一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偷偷拿了一根针,妈妈没管,因为孩子还小;大了一点,偷了别人一个瓜,妈妈没管,那才几个钱;成人了之后,偷了别人的钱包,妈妈没有管,幸亏每人发现,要不多丢人;最后孩子锒铛入狱,妈妈哭天喊地,后悔莫及,孩子则大声斥责母亲,没有教育好自己。

可以说,因为一根针,一个毫不起眼的针,一个妈妈断送了孩子的一生。

一味地放任自流,孩子是没有是非观念的,对于孩子来讲,世界太大,诱惑太多,而家长不进行适当约束的话,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犯错。从小错的不组织,到大错的追悔莫及……

04贿赂型家长

“儿子,这次考试排前三,老爸给你买自行车。”

“如果你不哭,那妈妈就给你喝一个酸奶。”

“快点儿写作业,写完你可以看电视。”

类似的对话是否也发生在你的家庭呢,很多家长都习惯用自以为等价交换的模式去教育孩子,“如果你怎么样,那我就会怎么样。”,大多数是以物质奖励交换,一辆自行车,一台游戏机,一件新衣服等等那些你的孩子有所期盼的东西。

不得不说,初期的时候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因为不哭得到了糖,因为今天的作业提前做完,所以被允许看电视,因为这次考了前三,所以得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当这样的方法初见成效的时候,家长就会乐此不疲的一直应用,因为孩子也在一次次的“等价交换”中,慢慢变成的父母想要的样子。

然而,能诱惑孩子的东西太多太多,在这种方法起到效果的同时,我们也再一点一点磨灭孩子的原动力。

大家想一想,每每出现这样的“等价交换”,孩子的注意力早已转移,不再是作业、成绩,而是后面的奖励。

当有一天,孩子做事情的时候没有奖励的时候,他还会努力去做吗?有那个公司会因为一个员工仅仅没有迟到早退就给予丰厚奖励吗?又有那个企业因为一个职员只完成自己本职工作就大家赞赏吗?

没有,而当没有任何外部奖励刺激的时候,你的孩子还能有那“等价交换”的进取心和毅力吗?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但我们真的会当爸爸妈妈吗,你有为人父母的“上岗证”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