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2017,一只胖菜鸟的三年工作感悟

2016-12-31  本文已影响49人  米饭和鱼

惯性思维,总认为“三”是个重要的时间数字,在毕业刚工作传真机还用不明白的时候,就想着三年后的自己在工作上会是怎样的状态,幻想着会不会bulingbuling闪闪耀耀。

比如小有名气的工作能力,和宽敞明亮的写字楼,以及干练成熟的职场气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一份超具安全感的工资待遇。

而三年后的今天,穿着因好吃懒动而需要的肥大衣服,一出地铁就疾走狂奔在九点左右的时间打卡,工资在几次小幅波动下依然处于北京的基本层次,则是一个真实的工作状态。

嗯,自黑真的自带有趣色彩。

那么,就先说说心态吧。

记得在上学的时候总会见到一些强调心态的鸡汤文,懒得读,感觉千篇一律。其实当时自己认为的好心态也不过是谦虚礼让、性格宽厚等等假空大的东西,而职场上的这样好心态却不会很是受用。有限的总结了一下,感觉最重要的有两点。

第一,保持理智的崇拜和适度的鄙夷。

在一个人工作阅历尚浅的时候,面对职场上的前辈,若技不如人,很容易会产生一种向其学习和崇拜的心态。这本身是一种很好的成长方式,毕竟靠自我摸索不如有大咖指路,从而找到进步的“捷径”。

而这种“有效手段”的前提是对前辈工作能力的一个理智判断。要设想同样的工作年限,自己和其相比,可能会有哪里的不足,而这不足才是需要崇拜的地方,从而跟随其脚步,在特定能力提升上看做成自己的导师。

在初做文案时,一个姑娘独自来公司提案,对idear的释解和流程的阐述都十分清晰,当时的自己什么也不懂,看着她丰满的PPT和不怯场的阐述羡慕不已。

领导听得比较认真,但后来问到她的工作年限时便显出不满之意。在看着二十出头的面貌下,已经有着8年的工作经验。没有否定的意思,但现在确实慢慢明白,8年的工作经验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如果以当时的表现,是一个入行不久的新人,领导的态度估计也会大有不同,兴许会为中标的可能性增加点人情分。

抛去每个人都有优点的理论性评判,职场上的“能人”和“平庸”还是自有划分,尤其在专业能力和处事方法上,区别是随着工作年限的提升,是能够有跨度性的进步还是保持平稳状态。

初入职场,很多观念没有成型,若怀着虚心的态度把每一位工作能力强于自己的前辈都看做学习对象,那么,对直接有效的思维方式养成是不利的。

第二,打破所谓“职业生涯规划”的固定限制。

一个初入行的职场菜鸟,被谈的最多的可能就是职业生涯规划了。一个脉络清晰的生涯规划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从毕业后接触过培训、行政和文案三个方面的工作,涉猎不多,很感谢自己遇到的领导,让我在选择岗位上有一定的主动权。

后来慢慢发现,还是有很多公司,从部门负责人到公司管理层,和员工谈职业生涯,很大部分原因是出于公司的稳定性,即一个人与岗位的契合度,如果一个人做不好这个职位,好的领导可能会考虑给其换岗,而多数大抵是以开除的方式进行处理。

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是我们自己需要冷静考虑的问题。对于普通大学毕业生来说,参加工作本身较晚,但这并不决定着我们需要很少的尝试时间,在毕业后的一至三年,我们绝对享受着选择工作的主动权。

比如跳槽。确实,频繁的跳槽对一个人的发展很不利,但这并不能成为所有人更换工作的一个限制,因为我们需要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素质,便是离开安定和融入新环境的勇气。

我的第一份工作机会是通过校招获得的,在一个极小的县城,半年后,公司状况下滑,部门经历了长时间的业务停滞状态,也就是无太多事可做。当时的自己以感情留恋不舍而一直没有离开。现在回想起来,完全是胆怯心里作怪。

内心的胆怯是件极可怕的事情。

就像后来在我坚持到一年零三个月离职后到一家4A去面试,负责人并不会因为这一年的时限而给予肯定,而是因专业能力匹配不上这一年的时间而提出质疑。

对于没有资源和背景的普通人来言,工作能力提升的饱和度要比表面的时间年限重要的多,不一定要崭露头角,但最起码要在一些方面保证是处于一直提高的状态。一但遇到瓶颈期,对职业成长造成阻碍。可能就要考虑换一个新的挑战环境了。

也许对一个公司的感情和忠诚度,在核心领导力量和特殊伙伴团队中显得更为重要些,但这种对事业的“人情味”并不属于所有人,当公司的发展环境不适合自己,且自己的离开也不会造成公司业务的即刻坍塌(“地球离了谁都转”这句话是有道理的),那么选择新的发展环境,往小了说是对自己负责,往大了说,社会资源才能合理利用。

况且,真正有效的人脉资源也不是以一个环境为牵制的,若因从某个环境的离开而断裂的人脉,本身不够牢固,不要也罢。

关于适应性问题。

在能力没有质的突破之前,可能对工作性质认识程度的重要性要超过追求精尖能力的进取心。

一句话,锅里有碗里才能有。这不是对公司的奉承,而是处于工作分类和团队配合的重要性。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很限制的认为文案就是所谓的创意,认为所有卖点的展示都要出彩,都要与众不同。而其实这只是一个方向而已。

因为自身能力和见识的有限,过度寻求自己能力的亮点表现会扰乱整个策划的协调和执行,准确来说,是环节的不搭。所以,要收起展示自己文字亮点的“小心思”,而要能够配合策划方向提出恰到好处的文案。

也许有一天,当自己的工作能力攀升到一定的高度,这种适应性的能力优势将会体现出来,会辅助自己对一个团队有整体的认知,明白如何能够更有效的协调,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方式一直到底。

很多时候,职场上最可怕的便是个性的过分展示,一不下心,便故步自封。几年下来,再难有所突破。

接下来的文字可能比较矫情。

总是有点天真的认为,选择一份工作,应首先源于喜爱或合适,次之源于资源与人脉。

谈热爱工作可能有些虚伪,但出于内心的喜爱去做一件事,状态真的会大不一样。在工作中,我们会发现身边有两类人,一类在疲惫中抱怨,一类却能够自嗨。之前和一个策划配合,年龄也不大,后半夜加班写策划边写边蹦跶,那种乐于创造的精气神,不是每个人都能具备的,同时对执行力的提升也有太大的帮助。

之前和大学室友闲聊,说着想要去做面点,也想要去放羊,想想都觉心境清凉。上了那么多年学,读了那么久的书,书里可没告诉我们要去做什么工作,总是要自己去行万里路。

过于传统的观点总是认为我们学了什么,会了什么就要用什么方式去赚钱,若真完全践行这种理论,大抵要穷一辈子了。

不是每个人辛苦付出都能成为职场精英,所以做些热爱的事吧,钻研进去的概率还能大些。

尤其对女性来讲,工作的精力本身就有限,早一点做些喜欢的事,未来也会轻松许多吧。

一天24小时,除去吃饭和睡觉,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工作,过去很单一的认为,工作越辛苦越好,那是生活的磨练。现在想想有点被“洗脑”嫌疑。

无论是没日没夜的辛苦加班,还是早九晚五悠闲自在,一个体会就是:

付出与所得在资本市场处于平均状态即可。多付出多获得,少付出少获得,至于哪种工作模式,自己去选择就好。

就像喜欢挑战去乙方,喜欢平稳去甲方一样。

有一句话,类似是工作外的生活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其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工作期间,自己和公司相连,工作以外,自己和自己相连,一个人若不能好好的对自己,又怎么能真正好好的对待别人呢。

若迈过荆棘是辽阔,那么此番前行没有问题,

而苦的和甜的都摆在面前,选择甜的也不算贪图享乐吧。

大抵因为自己不是个事业心强的人,如果经济条件足够,我还是愿意自由自在的做个富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