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5日复盘

2023-08-15  本文已影响0人  Jeter

#日复盘Day.172

【完成事件】

1、召开团队晨会,让大家继续保持早晨清晰自己要做的几件事情的习惯

2、阅读《好好学习》

3、与云南内勤主管王楠沟通业务发展规划

4、到松辰公司参加《职场高效沟通》培训课程

5、昆明-成都(飞机)

6、到医院检查B超

7、与爱人一起观看Tina的直播引流课

8、整理印象笔记素材库超过10条内容

【今日成就】

1、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并且开始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我是属于善于社交类的“真诚稳定型人格”,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社交能让我获得新的启发和成就,多向外面的人学习会让我增长见识并且我也不会出现陌生社交场合很尴尬的局面。

其次,我善于组局让更多人一起相聚和产生链接,这算是一种利他精神,并且我很享受在其中所获得的成就感和快乐,这也让我变成了一个社交网络节点。

再次,我为人真诚善良,接触我的人都会很快对我有好感并且愿意信任我,而我自己也不愿意辜负这份信任,做一些有损信任之事。

最后,作为销售出身的我,我清楚的知道如何把握好机会让对方成为我弱联系的人脉,不需要额外花费更多时间进行重度社交,浅浅的能让对方记住就好,等待有合作或者有机会的时候出现。

这一点的启发来源于到松辰参加培训课程以及我阅读《好好学习》一书,现在流行说流量密码,但我掌握了“社交密码”。

什么是社交密码?

简单来总结:让对方被我充分地看见和重视。

看见,就是主动发现对方的优点,并且真诚地告诉对方,感恩对方,以后保持未来链接的可能性。

重视,就是通过互惠原则,让对方先接受到我的心意或者祝福,一份特殊的并不贵重的伴手礼即可解决问题。

充分,就是在一年的时间内要有3-4次这样的“轻互动”,可以不吃饭,可以不见面,但是需要一点点时间来做联系和互动。

2、开始逐渐有意识的用印象笔记收集自媒体的素材库

素材库的第一原则,就是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先丢进去,然后在一定时间之内就其归纳和整理。

其次,依然要从用户思维出发,要防止自己的自嗨,自嗨是无法做好自媒体的。

再次,要注意去留意那些流量密码的标题,收集并结合自己的内容来进行模仿。

最后,让量的积累来让自己做好准备,在人生创业的第二曲线能够有新尝试和新成长。

【今日启发】

1、经典读物《影响力》六大原则,需要再次重温并且认真收集关于这几个原则的素材

(1)喜好

(2)承诺一致

(3)权威

(4)社会认同

(5)稀缺

(6)互惠原则

2、力争每一次参加活动或者培训都出一个复盘

一方面是给自己成长的记录,让自己从中收获更大并且还可以追溯。

一方面是为了社交,记录每一次社交场合中自己社交对象的亮点,并且让对方被我看见,还要让他知道我看见了他。

3、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内容,不担心别人学走以后成为我的竞争对手

首先,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不是过来人的经验,也不是人生道理,而是执行力。

唯有行动才能真正学习到并且变得越来越强大,但行动是80%的人所做不到的地方,分享了干货得到了认同,但是他们没有行动,也就无法超越我。

其次,20%的人行动起来了,改变了,成长了,但依然不是我的竞争对手。

什么时候才会出现竞争对手?

只是在争存量蛋糕的时候,才会有竞争对手。

而这个世界,我们是在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中生存,无论哪个赛道,无论行业有什么危机,都是有非常多增量机会的市场。

行动起来的人,那就是一起并行做大增量市场的伙伴,他们哪里有算的上是竞争对手呢?

再次,我是成长型人格的人,有更优秀的人崛起时我乐意向他学习请教来提升我自己,我没有停滞不前,我也在不断成长,所以这又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4、优秀的人才不是求来的,而是被吸引过来的

创业时,很难“求到”非常优秀的人才,因为这不符合人性,人性都是慕强的。

也因此,我才格外珍惜一起跟我“大江山”的伙伴们,某种程度也算是把他们“吸引”过来而不是求来的。

当他们要选择离开时,也是无法“求”他留下的,因为这也不符合人性,人性都是慕强的。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对方的离开一定是我这里不够“强”了,他要到更强的地方去,那我应该祝福而不是为难。

与此同时,继续修炼我自己的能力,团队的能力,公司的能力。

只有打造好一个优质的平台,才能吸引更多优质的人才,也才能留下更多优质的人才。

5、我们自己以为我们说的很清楚了,但其实不然

沟通中最大的障碍便来源于此,但我们总是会责备对方为什么没听懂,为什么还没有执行到位。

实际沟通过程中,存在着信息漏斗,最终信息传达到对方时已经损耗了大部分,因此出现执行偏差也就不意外了。

我们总是喜欢责备对方为什么没听明白,却不喜欢反思是自己没有表达清楚。

要做好沟通,要达到目的,我们就得主动去减少沟通中的信息误差,一味的责怪对方其实也没有达到我们的沟通目的。

6、沟通中的角色定位问题

案例复盘:

两个人进行角色扮演,A和B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当A扮演的是老板,B扮演的是下属时,A要求B一起去参加晚宴,但B已经有事不能参加必须拒绝老板,B会怎么说?

当A扮演乙方,B扮演甲方,A请求B晚上一起用餐,B同样不想参加,B会怎么说?

A还是A,B还是B,但是因为角色变化了,所以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说词,这说明什么呢?

我们在意的是那个人在那一刻是什么角色,我们是跟角色在对话,因此学会剥离角色会让我们更有勇气去与对方打交道。

因为,我们打交道的对方本质上就是一个“人”而已,其他的都只是他们的角色而已。

【今日感恩】

1、感恩鸿哥邀请参加沟通培训课程,收获了新的启发和实用技巧。

2、感恩王楠的深入交流,让云南市场目前暂时稳定下来,未来再继续找机会前进。

3、感恩员工们去跟台手术,四川和云南两地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4、感恩爱人带我去做检查并且她还学会了感激对方,购买奶茶(两杯)的超预期交付。

【明日计划】

1、整理10条印象笔记素材

2、阅读《好好学习》

3、与爱人办理重要的事情

4、与合伙人沟通最近工作情况

5、与核心员工交流

6、整理要学习的自媒体、文案相关视频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