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过大年湖南红砖乌瓦古厝居举家中庭敬祖宗
红红火火过大年 湖南红砖乌瓦古厝居 举家中庭敬祖宗
城市独特内涵属性
2019-01-26 20:01:55
在春节拜年的时候,湖南老家有着红砖乌瓦古厝居,举家中庭敬祖宗的习俗。大人举香,拜跪祖上祈平安;小孩围炉,烧完纸钱放鞭炮。满堂烟火缭绕,供桌美味扑鼻。大人攀谈都置办了什么年味,小孩儿四处搜寻烟花屁儿点。儿时的年味儿要说不变,就是每年每时的这一刻,在即将的除夕之夜前,全家老少恭敬祖上之时。这是传统世俗,这是儿时直到现在都有的年味儿。越是传统,越有年味儿。
年春节拜年赶个早:一拜身体好,二拜困难少,三拜烦恼消,四拜不变老,五拜心情好,六拜忧愁抛,七拜幸福绕,八拜收入高,九拜平安罩,十拜乐逍遥。在春节筹办,让儿时的年味儿更加的浓重,好喜庆,好热闹,好满足。除夕之夜更是能通宵达旦,庙口放鞭炮,四五乡野伙伴继续成群结队去玩耍。父母手里厚重的红包;爷爷奶奶脸上布满岁月之痕的笑脸;除夕之夜香喷喷的年夜饭;全家人坐在客厅看着春晚唠着家常;兄弟姐妹间的嘻嘻闹闹.....
磕头拜年,是老家一道不可或缺的春节礼仪。隆重、庄严、恪守老规矩,无论长幼亲疏都是一本正经的在做。在乡亲们眼里,拜年不仅是礼仪操守的一种风俗,还是尊老爱幼不忘初心的表现,一声“拜年啦!”,不仅是道贺问候语,还是维系亲情与乡情的纽带。据说,很早的时候,拜年是在除夕一过,天色微曦,拜年仪式就开始了,等把自家这一块忙活完了,天也完全亮了,这时才挨家挨户拜年。现在都不这么干了,全都挪到大年初一的清晨。
吃年夜饭,喝酒吃菜,伸夜老人家烧香给财神爷磕头,过了十二点,家家户户鞭炮齐呜,熬到傍明天小辈开始给老辈拜年挣个压岁钱,明了天出门不管见谁先问过年好。穿的衣裳都焕然一新了。家族五服以内与五服以外拜年程式是不同的。五服以内,进门后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上真影,如果家中有长辈,特别是年龄大的长辈。拜年者就要给长老磕头,并说:“小的给您磕头了”,然后,双膝弯曲跪下,手掌扶地,脑门贴地完成磕头动作。如果受拜者眼神不好,就只能头碰地怦怦响,让他知道晚辈们是真在给他磕头,绝非滥竽充数!最后,族人按辈份次序互拜。平辈简单,拱手一揖互相道一声“过年好”或“恭喜发财”。拜年中,各自家中备有烟酒糖茶或花生瓜子之类,愿意的就坐下来吃几口,喝两杯,忙的就聊几句拜年话,然后抖擞精神去拜下一家。五服以外也要跪下磕头而且这种习俗久盛不衰。拜年时,不分男女老少,进得门来找个空地跪下就磕。主人见状,急忙趋身向前伸手搀扶。遇着有些上了年纪,腿脚不利索,跪下去不容易站起来的,更是上前忙说。免了免了!可是他们都痴心不改,并坚持要磕个响头,以此来表达那份深情厚谊!
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春节最温情、最亲切的事情,莫过于听到一句家乡人、家乡话的拜年。只要一句恭喜发财,恍惚间就仿佛回到家乡!
那么就请大家一起用家乡话拜年,送去一份新年祝福!
1、拜长辈。初一先拜本家。初一早晨先给本宗长辈拜年,然后长辈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2、走亲戚。初二初三到岳父、母家拜年,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3、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4、感谢性的拜访。凡是一年来对自家有大帮助的,也要买些礼物送去表示谢意。
5、串门式的拜访。对左邻右舍的街坊见面彼此抱拳说:恭喜发财,在屋里坐一会儿即可,无需过多礼节。
文字传真情,句句问候暖人心!锣鼓喧天,新年到来,祝福送上,事业飞黄腾达,家庭和和睦睦,爱情甜甜蜜蜜,钞票赚的多多。辞去旧岁好运到,穿上新衣戴新帽,见面互道新年好,拜年莫忘送红包,吃了年糕步步高,圆圆的饺子赛元宝。春节吉祥!
城市独特内涵属性/人生最好旅行/文娱乐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