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1
2020-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雨晴斋
这个建议对当今“孩子至上”的西方父母来说很难消化,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已经陷入空前的“无为”。这种“无为”的背后不是空间,不是圆融,更多其实是不知所措和小心翼翼。
Peterson援引了临床心理学的证据,指出成长在这种“无限包容”环境下的孩子,和被完全冷落,在严酷苛责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的症状,居然非常地一致。 因为对孩子来说,毫无原则的仁慈和严酷无爱的规则是同等的糟糕。
没有“是非”和“秩序”,孩子就是在无限的信息源里,无法辨认,无从成长,而太多的“规则”,则是完全切断孩子跟信息源的连接,僵死而窒息。 所以制定规则,但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去探索,恩、威真正的并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