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大秦帝国》
疫情期间,在空闲之余,将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和相关书籍找来看了。着实令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甚至于在几个月之后的现在,我偶尔还会翻一番桌子右上角放着的这一本《中华上下五千年》.
说实话,关于大秦帝国,无论是商鞅变法,还是张仪合纵连横,范雎的远交近攻,吕不韦的百般投机控制嬴政母子——达到控制大秦帝国的政权;再后来关于赵高,胡亥合谋害死公子扶苏等.均是阐述了一个历史上亘古不变的道理——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帝一代强国,帝二代巩固,帝三代持续巩固,帝五和帝六平庸无能,吃先帝老本,帝七代不知忆苦思甜,骄奢淫逸,最终葬送了美好未来。
秦孝公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他从一个边陲小国而起,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甚至于敢于同那些大国抗衡,比如魏国,齐国等.他的士兵爱国,团结一致。卫鞅也就是商鞅,他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饱读诗书,他曾是法家代表人主张之一。他在魏国不得志,转而去秦国入仕。秦孝公也是一个很有任人唯贤的君王,他认真听取了商鞅的建议,把商鞅的法治政策推行起来,致使秦国国力一天天强盛起来.
因此,在秦孝公时期,商鞅是一个很得宠的人,毕竟他的政治谋略,使得秦孝公提升了秦国的生产力,经济发展等。然而,秦惠王上位以后,却与商鞅不待见。或许是商鞅功高震主,也或许是秦惠王的政见不同,他最终办了商鞅,而商鞅一代政治家,这个明星就这样陨落了.
秦惠王时期,不得不说的是张仪,说起张仪也是魏国人,他一直想要在魏国,楚国效力,但是他不受君王待见,大臣挤兑他,他不得不来到了秦国,而秦国这个时候刚好需要大量贤能人才。而张仪——鬼谷子爱徒,和苏秦同门师兄,他主张合纵连横,对抗犀首的联合六国伐秦的计谋。张仪成功的破解了犀首的阴谋,为秦国避免了很多战争。
除此之外,张仪还和楚怀王谈判以六里地换取不战而和的协议,而谈判时期他以六百里许诺,成就了历史上舌战群儒的佳话,维护了秦国的国土和尊严。类似的这种高光时刻,数不胜数,这样一个靠才华和口才成就了自己,也成为了秦惠王眼中的红人。其中,秦惠王的大部分战争,张仪都给予合理的上书谏言,为国家出谋划策不少。虽然晚年,张仪为了避免功高震主,自己主动提出告老还乡,但也不失为一个号的结局,毕竟张仪出生贫寒,一介寒士在人生最辉煌的几十年走向了人生巅峰了。
秦惠王去世,秦武王即为,丞相甘茂等左右丞相辅助其治国,也为国家夺取了不少领地,为秦国扩张了领土。秦武王莽撞,巨鼎而亡。秦昭王即位,他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得很近,宣太后和国舅也在他幼年时期,对于国家治理的风调雨顺,别国不敢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