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笔记》鱼苗5—6月作品征集专题散文简友广场

晚清名臣里为什么只有曾国藩能成功?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2021-08-07  本文已影响0人  请叫我三千万

我一直有个疑惑:晚清那么多名臣,为什么曾国藩能成功?

直到后来看《曾国藩传》林林总总地记下多条笔记后,我才找到真正的答案。

01 有效复盘,找回差距

曾国藩经历6次科举考试之后,才开始一路扶摇直上。

究其原因在于,第6次落榜后他的复盘能力。

张榜那天,全家都在操办庆祝曾麟书入学的宴席,而曾国藩则一头钻进书房里,再也不出去。

为什么?

因为他开始反思自己这么多年读书考试的经历,他想找出失败的原因。

为什么文理不通?以前的学习方法有什么问题?自己的考卷和模仿试卷又有哪些差距?

一番深度思考后,曾国藩总结道:

自己写东西过于拘谨,过于重视局部打磨,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

找到问题后,曾国藩立刻开始在文章的大局观和整体气势上下功夫。

《王瑞涛反思录》中说:“人生中,跌倒了,不必着急爬起来。因为不想明白为什么跌倒,你这次就算是白跌了。”

看到这里我开始回忆今年的自己,一直放弃写东西,难道真的是因为没有时间写吗?为什么没有时间写?时间都去哪里了?如果逼到绝境时,是否仍旧不能写?

最后我发现,并不是没有时间写东西,而是因为我懒。我把一分一秒的时间全浪费在看微信朋友圈上,浪费在浏览各个群消息上。

为了逼自己一把,上个礼拜六我和朋友烬烬、婷婷一起约定写东西,一个礼拜写6天,坚持21天,没写就发300元红包,不发则断绝关系。

结果我竟然坚持了下来,现在每天不论下班后到家多晚,我都能雷打不动地打开电脑开始码字。

累?困?为了钱,这些都是不存在的。

原来,成功虽然是每个人的动机,但并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在成功前、成功时和成功后,仔细反思过它究竟意味着什么。

02 “逆商”高,抗打击能力强

曾国藩最显著的优点是“逆商”高,他有一个“愈挫愈勇”的性格。这点从他的7次科举考试的经历上就能看出。

换作旁人,再一再二不再三。考一次不行,考两次;考两次不行,考三次;考三次还不行?那就算了吧,我不适合这条路。

三毛说:“磨炼这回事情,就如同风雪中的梅,愈冷愈开花。”

多次科举考试让曾国藩练就高“逆商”,以至于在之后带兵打仗时不论遇见什么挫折,他都能激起斗志,不断坚持。

张云雷,德云社的顶级流量,却也是靠着高“逆商”,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少年成名的张云雷因为“倒仓”而暂时离开舞台,这一离开,就是整整六年。

这六年里,作为素人的他只能继续北漂,睡地铁站和麦当劳,吃两块钱的馒头,最后撑不下去,只能找三个(孔云龙)借一百块钱继续生活。

整整六年时间,他经历过旁人不能经历的经历,而说相声的心思却并没有因此而消散。

后来,他再次踏上德云社的舞台,开始说属于他的相声。

再后来,无论他经历南京坠落,还是差点被封杀,不论是不理解,还是被非议,他依旧一次次选择站起来,一次次比原来更强大,一次次比原来更出色。

孙中山先生说:“吾之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

曾国藩值得,张云雷也值得。

03 不懂取巧,不走捷径

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很多人办事,都追求高效率,甚至不择手段。然而曾国藩不这样,他认为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要比别人更虚心,更肯付出。

曾国藩回忆说:“国藩愚陋,自八岁侍府君于家塾,晨夕讲授,指画耳提,不达则再诏之,已而三复之;或携诸途,呼诸枕,重叩其所宿惑者,必通彻乃已。”

就是说,八岁起,我父亲就亲自教我。他从早到晚,教导不停,我记不住,他就反反复复教,听不懂,他就一遍一遍讲。走在路上,他也在讲;晚上睡觉躺在床上,他也在讲。一定要我学会了才罢休。

虽然这种教育方法让曾国藩变得愚钝不堪,但是这也让他走得扎实,涓滴积累,水滴石穿。

乔布斯在世时说过一句话:“Stay foolish.”

什么意思呢?

翻译成中文即保持愚笨。

一个出生在湖南农村的女孩,高考失利后,和同学去深圳的一家电池厂打工。

工厂里,一天工作12个小时,拿到手的薪资却只有800块。

不甘心的女孩花了3万块的天价,报了一门计算机编程课。为了凑够这3万块,她做过114客服,发过传单,当过肯德基服务员,经常工作到夜里2点。

学完这门课,她找到一份月收入4000元的工作。

可是女孩并不满足,她又开始重复性地攒钱学英语,等英语学业有成后,她又申请美国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硕士,又开始不断地攒钱,学习。

最终,她如愿进入谷歌,成为一名程序员,年薪超过80万。

女孩的名字叫孙玲,很普通的名字,故事却在TED演讲中掀起一股热议之潮。

她说,进谷歌时,她问面试官为什么选她,面试官说:你的自学背景非常强。

10年时间中,孙玲疯狂地攒钱,投资自己,再疯狂地攒钱,再投资自己。在旁人眼中,这无非是非常笨拙的方法,除了失败,根本没有其他结果。

可是孙玲却用别人看不上的“笨拙”之法做到了。

我想,她一定明白,一个“笨拙”的人,如果今天不用力走,明天就一定得用跑。既然天生笨拙,那就用坚定去弥补。

写在最后

写到这里,事实上文章已经结束了,但为了让文章整体看上去更和谐一些,所以我想提一个问题:

如果你是曾国藩,你能在同一件事情上经历6次失败吗?如果能,你是否还能继续坚持?又会用哪种方式改变眼前的结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