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的形制演变——从兴盛到消亡的古兵器(一)
01
提起我国古代兵器,最典型的莫过于戈了。在影视作品中,常常看到长戈如林,侵略如火的战争场面,但是可惜,里面对戈的刻画多有谬误。作为最具民族特色的古兵器,人们对戈的认识有很多错误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戈,这种曾经兴盛后来又逐渐消亡的古兵器,它的形制是如何演变的。
02
先来看看典型的戈是什么样子。戈大体可分成三个部分,自上而下分别为“戈头”、“柲”(木柄)、“镦”(底座,也作鐏)。戈头是主要攻击部位,以“斫”(劈、砍、啄、凿)和“勾”(拉、割)两种动作为主;柲和戈头连接,多为木质,延长戈的攻击距离;镦是底座,底面一般是平的,主要是防止柲底部磨损。
典型戈形制但最初的戈与后期的戈与典型的戈形制是不同的,尤以早期戈的差异为大,我们对比一下早中晚三期戈头的不同形制。
自上而下,分别为商、西周、战国时期典型戈形制对比这三件不同时期的戈头,我们能看出什么趋势呢?“援”越来越长,“内”越来越长,“胡”从无到有且越来越长,“穿”从无到有且越来越多。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除了材料技术的进步之外,也是战争发展的需要。我们看到最初的戈是没有胡的,穿很少,内很短,那么胡、内、穿都是干什么用的呢?都是穿绳子用的,古人通过绳索将戈头与柲连接起来。作为武器来说,援是杀伤敌人的主要部位,而戈的攻击方式主要是啄与勾。尤其是勾,对戈头与柲连接部位的作用力很大,非常容易导致戈头脱落、倾斜,在生死一线的战场上无疑是非常致命的。为了加强戈头与柲的连接稳固性,古人逐渐摸索出来了延长胡、多穿、长内的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戈的使用效果。
03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古代军人打仗用的武器,是金、木、绳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兵器的稳定性,当然无法和一体成型的武器相比,但是古人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做到了最好。除了上面所讲的“胡”、“内”、“穿”的结合外,在柲上古人也做了很多尝试。
刚才说到戈的攻击方式主要是“斫”和“勾”。这两种发力一种与“柲”的角度是90度,一种与“柲”的角度是180度。古人为了保证戈整体的稳固,研究出了三种连接戈头与“柲”的方式,分别是“裂缝式”、“榫孔式”和“銎内式”。
裂缝式指的是将“柲”前段劈开,插入戈头,再固定“柲”顶端;榫孔式指的是在“柲”中凿开小孔,插入戈头,再也绳索缠绕加固;銎内式指的是在戈头尾部开孔,插入“柲”的安装方式。
周代虎鹰互博銎内戈从发力角度来说,銎内式的“斫击”效果最好,但在“勾击”时戈头则容易脱落,因此这种连接方式在商周时期一直较为少见。由于胡、穿的发明,占据主流的一直便是“裂缝式”和“榫孔式”连接。战国时期甚至出现了“长胡长内五穿戈”这种“神器”。
战国长胡长内五穿戈04
戈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古代兵器,今天粗略的介绍了戈的形制演变,但关于戈仍有很多有趣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戈是长兵器还是短兵器?戈是步战兵器还是车站兵器?马战能否用戈?为什么戈会逐渐消亡?除了最常见的青铜材质是否还有别的材质?等等。这些问题我们会在后面的文章中逐一为大家解决。
PS:这种科普文写起来是最费劲的,又不知道谁会喜欢,我仿佛体会到了Sheldon在做《有趣的旗帜》时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