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的童心
2025-07-15 本文已影响0人
大龙10
书名:《明清小说名著导读》
作者:陈文新
一、悟空的童心
- 《西游记》何以偏爱悟空这个“历代驰名第一妖”?
答案是:《西游记》反映了人类从童年到成年的心路历程,悟空的可爱就在于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了童心。
二、悟空的童年无忌
在被压五行山之前,悟空处于人生的童年阶段,没有人世的经验,也不知道社会的“禁忌”。也就是说,悟空之所以天不怕地不怕,就在于他根本不知道何谓“规则”,何谓“秩序”,对生活缺乏具体的体验和理解。唯其如此,他才敢把花果山的那一套“美猴王秩序”搬到玉帝的天宫去尝试,才敢把猴王的威风带到如来佛祖的面前去卖弄。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悟空,他的大闹天宫一类的举动,其实只相当于儿童的调皮捣蛋、任性妄为。所以,在大闹天宫阶段,《西游记》浓墨重彩加以渲染的,除了他的天不怕地不怕之外,还有他因嘴馋而偷了几次零食:偷蟠桃,偷御酒,偷太上老君的仙丹。他被成功地塑造成了童话文学中的一介顽童!
三、悟空的顽皮
皈依佛门后,悟空在心智和处世上逐渐走向成熟,但那份成人世界所缺少的童心仍然保留了下来。取经路上的悟空之所以依旧惹人喜爱,除了他降妖除怪、为民除害所代表的正义外,还有他的那份顽皮。
1、捉弄妖怪
- 顽皮可以说是悟空的性格名片
- 悟空变作牛魔王的样子去骗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2、捉弄唐僧
- 唐僧至诚向佛,不存在任何“色”的念头,也唯恐别人“怀疑”他有“凡心”。悟空深知唐僧的这个心理,三番五次拿这个话题捉弄他
- 打白骨精;把唐僧羞得个光头彻耳通红。
- 女儿国调侃唐僧;
3、捉弄八戒
- 乌鸡国以宝贝骗八戒下井捞国王S体。
八戒被悟空捉弄了一番,心里憋闷,就调唆唐僧逼悟空医活国王,否则就念紧箍咒。悟空将计就计,声称可以医活那国王,前提是八戒和唐僧必须对着国王的尸体大哭,一直哭到悟空从太上老君那里借仙丹回来。八戒和唐僧果然不住声地哭了两三个时辰。在这个故事里,一个恶作剧套着一个恶作剧,环环相扣。其间,悟空顽皮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
四、总结
人类生活中时常见到的一个遗憾是:人在走进成人世界的同时,孩提时代的童心也伴随着童年时代的幼稚一块被挡在了成人世界之外。这是人们常常感到无奈的事情。而悟空的成长经历却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这样,悟空在可敬之余,依然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