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朱光潜先生学读书
读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想起家中藏书应该还有一本朱先生的。于是搜寻一番,终于在白色旋转书架上找到了它——《谈修养》。很低调的封皮,蓝绿棕相间的格子风,给人简单清亮之感。翻开封面后滑过土黄色的扉页,我看到了清晰整齐的目录,一个熟悉的标题跃入眼帘——谈读书。心里不禁咯噔一下,难道又买重了?
这几年喜欢买书,在网上看到心仪的书就悉数买来。但往往买得多读得少,每自想起,就觉得有种“假读书”的嫌疑。因为不读,所以有时买过的书也就忘了,等下次又会再购入一本,这样就有了几次购重书的经历。兴好书是可以送人的,于是买重的也大多馈赠于人,也算是以书会友吧!
冷静一下,再仔细把两本书的目录比对下,发现只有“谈读书”这一个标题是重的,其它的都没有重复。等进一步翻到文章内容,才发现标题相同,内容却不尽相同,原来这两篇是朱老在不同时期所谈到的读书之法。发现这点后,心里不由窃喜,何不以此两篇为指导,规范一下自己的读书之旅呢?
一
我先读的是朱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在这十二封信中朱老专门拿出一封信与青年朋友谈论读书。说是跟青年谈,读罢你会发现,朱先生的读书之法对我们成年人同样大有补益。现将所得梳理如下:
1.要养成读书的习惯。
读书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决心的问题。读书是一种正常嗜好,在闲暇时能寄托心神,增强抵挡恶习的能力。
2.培养读书兴趣,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
学校课程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约束,还要预备考试,不免会索然寡味。培养兴趣,还需从课外书入手。
3.选择性地读书,多读经典之作。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无用。所以读书要慎加选择,如果自己不会选择,可以请教批评家和专门学者。读书不能赶时髦,多读能撼动心灵激发思考的书籍。读什么书,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4.书要至少读两遍,第一遍快读,第二遍慢读。读书须笔记纲要或写读后感。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二
在《谈修养》这本书册中,朱光潜先生再谈读书。朱老在文章开篇就提到:“十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谈读书,这问题实在是谈不尽,而且这些年来我的见解也有些变迁,现在再就这问题谈一回”。那么朱先生在这次谈论中又谈了些什么呢?我不揣冒昧在此略加总结。
1.读书要选得精,读得彻底。
人类书籍浩繁庞杂,以一人之不可读尽所有书籍,而且书多易使读者迷失方向,这就需要我们慎加选择。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耻辱。
2.读书不能只读专业书,还要读常识类书籍。
宇宙本为有机体,其中事理彼此息息相关,牵其一即动其余,所以研究事理的种种学问在表面上虽可分别,在实际上却不能割开。世间绝没有一科孤立绝缘的学问。不能通就不能专,不能博就不能约。先博学而后守约,这是治任何学问所必守的程序。
3.读书要有中心。
朱先生认为,全凭兴趣的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方法亦未尝不可。但要成就一种学问,还需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
4.读书要记笔记做卡片。
读过的东西不能储藏,过目即忘,则读亦等于不读。我们必须于脑外另辟储藏室,把脑所储藏不尽的都移到那里去。记笔记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采得一件就归入某一门某一类,时间过久了,采集的东西虽极多,却各有班位,条理井然。
朱先生在谈读书时娓娓道来,入情入理,于平实中透露出无尽的真诚。两次谈读书中都提到了选书,精读的重要性,而且给我们点出了读书的有效方法。掩卷沉思,收获颇多。我想,大凡读书者都得先有个法子,然后才能日渐精进,深得读书之趣味。
感谢朱先生的读书指导,让我们在读书旅程中可以少走弯路,多得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