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仙子·舟中》有感
文/风糖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数九寒天,北风呼啸而来,家家关门闭户,路上行人几无。
路边的树木早已变成光秃秃的模样,风摇动着嶙峋枯枝尽显冬日萧条的况味,那些曾在林间嬉戏的鸟儿,更是不知归于何处。
此刻,我所在的偌大洞庭湖上昏濛濛一片,目光所及皆是暗影。湖边枯黄的水草在风中摇晃,几欲折断,再不复当日葳蕤的样貌。水鸟怕已是潜藏于芦苇深处,无一声鸣啁可闻。
及待入夜,漆黑寂静,只一艘客船孤零零地停泊在湖间。仿若这洞庭湖上,只余我一人,仿若这天地间,只剩我一个!
极目远眺,隐约可见岸上一盏清灯,昏黄如豆,在风中忽隐忽现。
那灯光荧荧作闪,同我乘坐的小船遥遥相伴。恍惚中,不知自己身在何方,从何而来?要去往何处。又疑自己已入飘渺仙境,周围的云雾中皆是神明,我等凡夫俗子,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忽而舱外北风又起,一阵阵急急吹来,掀起风浪,猛拍船舱,啪啪作响。
舱内一灯一人,随波逐流。不知怎的想起故园的腊梅正在盛放,一枝枝一簇簇压满枝头。今夜可有伊人在院中伫立赏梅,风吹过,暗香浮动盈满袖。
院中的风是否如现在一样肆逞着淫威,那娇嫩的花瓣呀,怎堪这般无情地摧残。
经过这样的夜晚,定有枯老的梅花瓣被风儿揪下,随意抛洒,如雪花般纷纷扬扬飞舞,辗转飘零中香消玉陨。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念及此我呆坐船内,禁不住长长叹息,纵有千般不忍,然身在天涯,也是无能为力。
忽然,发觉舱外渐亮,疑惑间忙推开船窗观看,这才发现天地苍茫,已是大雪漫天。
无尽的雪花在风的裹挟下,流转,追逐,来时纤尘不染,落时点尘不惊。
天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观此景,刹那间,胸中的豪情喷薄而起,诗兴油然而生,欲吟诵一首与天地相和,与风雪争先。
然而如雪片与暴风搅作一团一样,我的诗句又同飞雪互相纠缠,难分彼此,一时间心神激荡竟无以为句。
抚额,忍不住朗声大笑,心情无比畅然。
孤舟又如何?
一人又如何?
飓风又如何?
飞雪又如何?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自有豪情壮志满胸怀,周遭的一切又有何惧?
(写了800多字都不如这一首元曲49个字妙,古文确实凝练,意境深远。以此为今日背诵任务)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