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和牛粪的故事(十六)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涛哥和玉姐的家里,体现得真的是淋漓尽致。
别人家的孩子是在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的呵护下长大的,涛哥和玉姐的三个孩子,爷爷奶奶又帮不上忙,从小就是跟随父母早出晚归,不是去田间就是到地头,亲眼目睹父母为了这个家的勤扒苦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就有了春天下种,到秋天收获的概念,两个姐姐常跟着母亲学撒种,除草,母亲跟她们说种子发芽生长的故事;弟弟看着父亲犁田,他也在旁边拿着树枝条子学着吆喝,但是父亲告诉他要爱护牛,不要打牛!它为我们犁田,任劳任怨的劳作很辛苦,我们做事要学牛勤勤恳恳,我们拿着条子不是真的要打牛,只是做做样子,这是老辈传下来的,孩子在父母的劳动中不仅懂了其间的辛苦也懂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下雨天在爷爷奶奶的视线内他们多半都是做家务。在学校上学的时候,上课都很认真,作业一般都完成得漂亮,不仅成绩好,表现也相当不错,他们经常被班主任老师表扬。双休或者假期都是他们的劳动时间,别人说他们怎么那么在行听话,他们说是锻炼身体。
岁月如梭,飞快流逝,孩子们在劳动学习中长大,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他们没有走过弯路,两个姐姐读了师范,弟弟读了军校并在学校入了党,尽管如此,他们依然记得放假了分享他们父母的辛苦,从原来看着大人做到他们都能担当,特别是听到孩子们说到返校时,大学里玩的好的同学都笑他们,说他们家乡的太阳太大了,一个假期就晒得变了一个人……
时代在进步,涛哥的耕作技术也随时代进步,犁田的老牛被机械代替,铁牛的功效翻番,虽然依旧是玉米,稻谷与烤烟轮种模式,种植面积相对扩大了,三轮车代替步行,秋收时几万斤粮食再不用肩挑背托,也不要像别人请车子拉。涛哥虽然是残疾,拖拉机开的溜溜的,烤烟是每年的主要收入来源。十几年下来,不仅供三个孩子都上了大学,在家乡修建了三层楼房,还在城里买了房子。
时代变了,涛哥和玉姐的勤劳没变,感情也没有别人担心的变化,而是越来越好,每到春耕忙忙的时候,勤劳的乡人就要开始紧张的劳作,而每年传递信息最早的非鲜花和牛粪莫属了,这不今天早上又看到牛粪开着三轮车早早的出发了。
他们不离不弃的相守一直被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