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才能让写作变得不太难?

2024-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寒色的小书房

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让写作像喝水吃饭一样。”

多好的状态呀,不用苦思冥想,自然而然的就能去完成,完全不会痛苦。

很羡慕这样的状态,可是目前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日更七百多天,虽然每天都记得要写点什么,可是常常(几乎是每一天)到了坐在电脑前开始写的时候,还是要绞尽脑汁才能想出当天写点什么,很多时候还只是非常简短的几句话就没有了下文。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特别羡慕那些随便一个话题就能一直说个不停的人,不论是生活中聊天还是写文章。

在这一点上,我遗传了爸爸的特点,话不多。

话不多倒不是因为我很内向,只是对有的话题确实没有多少兴趣,更多时候对于自己不了解的领域、不熟悉的人,也不愿意自以为是的夸夸其谈。

我认为这是一种美德,可惜这种美德有时候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好。

言归正传。

要怎样才能让写作像喝水吃饭一样呢?

作者说,要想让写作变成像喝水吃饭一样自然又不费力的事,除了每天写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把写作融入生活。

也就是说,不要把写作搞成一件高高在上,脱离生活的事,而是要让自己时刻都能够从生活中感受到写作。

这里会有一个顾虑,要是每天写日常的话,会不会变成记流水账,或者由于每天都是重复的生活,写作业变得一成不变呢?

仔细想想又有什么影响呢?日子虽然重复但毕竟每天都会有不一样,就是那些不一样,支撑这我们努力去迎接每一天。

新媒体写作一直强调要提供价值,可是什么是价值?

从当下的状况来看,他们所说的价值,其实就是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制造焦虑,吸引眼球,获得流量。

对于普通而言,相较于那么多的道理和干货,每天认真生活,一点一点进步才更实际吧。

想通这一点,日更似乎就不缺素材了,而且还可以通过写日常生活的方式,更深层地分析自己。

我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在日更的时候尝试着去做一个话痨,从一句话出发,逼自己巴拉巴拉地讲一大堆有关或者无关的事。

对于我这样一个老实的人来说,这件事想一想就觉得挺有趣的。

从明天开始,努力做一个话痨,而且是一个坦荡大方的话痨,不懂就问的那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