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暗之舞》缩写
在古代悠长的历史中,许多文化与技艺代代传承,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瑰宝。而一些优秀如“羽衣霓裳舞”“广陵散曲”的优秀艺术作品虽然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人们并没有遗忘它们。
每一代的艺术与审美都是相互影响,使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只蝴蝶煽动翅膀,暴风席卷整个世界,从而改变了人们眼中的艺术。
在上古时代,女娲补天,尧舜禹发起的禅让制刚刚开始生效。巫在人们眼里高高在上,是侍奉神的存在。随着农耕文明的进步,不进行劳作的巫地位持续下降,在以歌舞伎乐侍奉神的同时也以此取悦“君”。巫就此走进宫廷,这也就是宫廷乐师和艺妓的由来。
到了秦汉,高官大臣也都纷纷在府内豢养乐师,以供自己取乐,比如貂蝉就是原本王允养在家里的舞女,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才拜王允为干爹。文化的改变和历史的进步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巫的地位一直在持续下降,这一点,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之后到了唐朝,因受当时开放的风气影响,艺妓们往往更善于言辞,而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些技艺并不重要。也有了陪文人骚客出游的记录。当时有一个最受欢迎的艺妓长得并不美,却很擅于言辞,常常能令席间各位开怀、解忧,又懂得察言观色。虽然并没有什么技艺傍身,却一样深受人们的喜欢,可见那个时候的人们对艺妓并没有多少才艺上的要求。
到了宋朝,人们对艺妓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往往要有技艺拿得出手,才能得到文人骚客的赏识。譬如梁红玉就是精通翰墨,又能挽强弓,每发必中。但对某些才艺并没有特别的青睐,在宋朝时艺妓们的才艺往往更专一也更精通,可以用百花齐放来形容。
艺妓们从神坛走进王宫,又从皇宫走进高官富商的家宅,期间伴随的是艺妓身份地位的不断下降,作为贵族附属品的她们也仅仅被权贵们当作一个物件一样,宋朝以前也常有将自己身边侍候的艺妓随意赠人的记录。即使名人雅士也没能免俗。
到了明清,士人们对艺妓的要求更上一层楼,譬如秦淮八艳,才高八斗根本不足以形容,在当代也是绝无仅有,譬如柳如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精,完全可以说她们丝毫不逊色任何的男人。即使在那个属于男人的时代,她们也一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只是可惜生作女儿身,在当时就只能以色侍人。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作者编纂之余,引经据典,使整个艺妓的发展历史崭露出清晰的脉络。使我不得不钦佩。
也许你会觉得这本书无聊?才不会。
除了历史,这本书也留下了各个朝代文人骚客与艺妓之间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譬如,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