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无处不在,我们都还在山脚下!

2023-09-05  本文已影响0人  终南山上望长安

登山是人类的一项爱好,很多人甚至把登山发展成自己终身的事业。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登上过一些山。可是,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些问题:人作为一种智慧生物,为什么天生喜欢登山呢?你有没有想象过攀登一座由海水形成的万米高山呢?在科幻的世界里,只要你有足够丰富的想象力,一切皆有可能。

今天要推荐的就是中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创作的短篇小说《山》。

《山》讲述了一个近乎“闭环”的故事:酷爱登山的冯帆因一次珠峰登山事故,放弃了四位队友(包括他的恋人),独自活了下来。由于备受指责,轻生未果的他听从导师建议决定活下去,并放弃了自己最爱的登山事业,到远洋轮船上工作,从此不再登陆。然而,一艘体型巨大的外星飞船对冯帆所在海域的入侵改变了他的决定。生死攸关时刻,冯帆激起了“攀登”海拔9100米“海山”的念头。经过科学判断、自身努力,冯帆成功登上“海山”之巅,与外星生命对话,并了解到这些外星生命存在于与地球人完全不同的“泡世界”中。这些智慧生命不是有机体,而是“机械生命”——他们的肌肉和骨骼由金属构成,大脑是超高集成度的芯片,电流和磁场是血液,以地核中的放射性岩块为食物,他们被称为“地核人”。他们与人类的相同之处在于,生存于其中的智慧生命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经历了无数战争和牺牲,努力走出“泡世界”,继续探索宇宙。这场与外星文明的邂逅和对话也帮助冯帆找到了活着的意义。

主人公冯帆一出场,就面临着道德审判:危急时刻,冯帆放弃了队友的生命,其中还有他的女友,自己却活了下来。从人类的道德立场来看,这显然是一种无法原谅的自私行为。因此,小说一开始,船长便与冯帆讨论抉择:“最难的不是学会争取,而是学会放弃。”但是,人类族群中的“自私”在科幻文学的“宏细节”面前,置换了环境和语境,则又另当别论。

冯帆为了活下去,选择了一种很自私的行为,这是人类一种最原始的本能求生欲望。这种生的欲望与人类长久形成的道德框架之间的矛盾,让他陷入了思想的危机。在与外星文明对话后,他终于冲破了道德审批的牢笼,也理解了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如果现在真有什么可背叛的东西来拯救自己的生命,他会背叛的。他必须活下去,因为山无处不在。”

在冯帆与外星文明对话的过程中,有这样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对方讲到:“你们并不知道真实的宇宙是什么样子,我们也不知道。”探索未知,打破思维禁锢,也许宇宙在诞生之初就将这种本能的欲望通过不同的形式植入不同物种的躯体里。“进化赋予智慧文明登高的欲望是有更深的原因的。山无处不在,我们都还在山脚下。”山就在那里,总有人会爬上去看看风景,然而山外有山,一山还比一山高,这个过程似乎又是没有尽头的,这也许就是宇宙众生不能逃脱的宿命或使命吧。

这本书的篇幅很短,但是带给人思维的拓展却很持久。宇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地去思考这个问题,又如何努力地去探索和验证我们的思考,说到底这也只是从人类的视角看到并理解的宇宙模型。仅仅在地球上,我们都能见到无数的物种存在,有的甚至有它们自己的思想,它们又是如何理解这个宇宙的呢?如果把视野投放到整个宇宙,把时间纬度拉到无限长,又有多少种对宇宙的不同视角和理解模型呢?这是一个让人感觉无助却又兴奋的想法。所以说,任何一个物种面临的最大挑战应该是如何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