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之前,你不得不知道的4件事
Hello 大家好,我是柚子君。
不知不觉4月已经过半,
接下来可以期待“五 · 一”小长假了。
每次放假,你是怎么过的?
经科学统计,排名靠前的答案如下:
补觉
大吃特喝
宅在家里玩游戏刷电影刷电视剧
急行军式旅行,急匆匆各种打卡
跟朋友嗨到三更半夜
结果,放假回来,好多同事都说:
“放个假,比上班还累!”
But,Why?
“休息”不是颓废,“姿势不对,越休越累”。
1休息,始于整理和总结
到了五 · 一 劳动节,你的2019就过去了45%,别跟我说你没有在年初立下Flag。
目标完成了多少?是否需要调整?接下来怎么安排更好?
Flag可能只是一个计划,或者是一个设想。
经过了4个月,我们可以在实践中的过程中来进行适当的反思和整理。
定期的梳理,是成长的养料。
一味的低头前进,当你抬头时,或许已经偏离了方向。
忙于工作,无暇“生活”?放假的第一天,一定要好好整理一下:
整理一下换季的衣服,换掉床单被罩,做个大扫除等等。
用良好的总结给工作状态暂时画上休止符,用美丽的心情开启假期模式。
2慢下来
我们正处于“快时代”,早上到早餐摊点上一份豆腐脑都觉得浪费时间,只能随手买个包子叼在嘴里,挤上人满为患的地铁公交......
到了五 · 一 ,要快点约上朋友家人去旅游,要被逼着相亲结婚,亦或要趁着难得的假期快点为自己的头脑充电......
你所做的一切都在快速前进,渐渐失去慢下来的能力。
相信经常出去旅游的朋友都听过: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景点拍照,除了朋友圈,啥也不知道。
真正的旅游不是急匆匆的赶路、看全国统一著名景点“人山人海”。
而是深入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慢慢体味.....
——
慢下来,是种心境。
泡一杯咖啡,读一本书,晒一晒午后的阳光。
慢,才是休假应有的境界。
3暂别被动式休闲
前几日发现两个新名词——“主动式休闲”、“被动式休闲”。
有什么区别?
看电视、刷电影电视剧、刷朋友圈、刷抖音等等,皆为“被动式休闲”。
因为不用动脑,别人放什么你看什么。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假期里做的都是这些事情,必然懒懒散散、缺乏生气。
那什么是主动式休闲呢?
需要动脑筋、花心思,付出一定努力才能享受到乐趣的活动。
比如看书、运动、手工、做饭等等。
这些都属于主动式休闲,需要一直投入精力,去思考、去消化,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
真正热爱生活的人,从不嫌生活麻烦。
休假亦是如此。
我们一直都存在一个误区:在追求休假的快乐时,总是竭力避免假期里的麻烦。
恨不得与世隔绝,从早到晚窝在沙发里,可乐、薯片、手机、WiFi,就足够了。
其实正是这些被动式休闲,缺少了深度参与,才让你觉得假期如此无趣和疲惫。
——
4顶级休息,是心灵的沟通
你上一次和家人、朋友深入交流是什么时候?
我想,大多数人都不记得了吧?
平时你忙,我也忙,最容易忽视身边最亲近的人,以至于慢慢淡忘了离自己最近的人。
曾经的好朋友,多久没主动联系过了?
几日前与中学好友恢复了联络(互加了微信),感叹多年未见。
寒暄几句,不过以“有空约,出来聚聚”。
而后不过是朋友圈互相点赞而已。
时光荏苒,往日的伙伴各奔东西,渐渐失去了那些曾经最要好的人。
那些可以让我们卸下伪装、坦诚相待的人待在一起的时光,还剩多少?
——
假期,就是最好的机会。
跟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