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专家分享|《用户体验要素》要点剖析

2018-05-25  本文已影响0人  保险小正直

《用户体验要素》是比较经典的用户体验方面的书籍,一是因为他写的比较早;二是因为他提出了分层的概念,把复杂的事情用分层的方式把结构分解之后,事情就变得清晰了。

讲到用户体验,可能大部分人会想到苹果的设计,如手机边角是圆角还是矩形的。但圆角、矩形只是用户体验中很小的一部分。《用户体验要素》里面讲到的模型到现在为止,依然对绝大部分产品经理的工作有指导意义。

《用户体验要素》的几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叫战略层,解决用户为什么要用会选择我们的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可能绝大部分产品经理,不需要直接解决战略层的问题或者是战略层所必需的资源,但是一定要清楚用户为什么要选择我们,因为这是每一个环节里最核心的问题。

第二个层面叫范围层,是功能规格,比如解决一个问题要用什么具体的功能去解决。

 

第三个层面叫结构层,是指信息结构是怎么设计的,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是APP下面的菜单栏分别放什么东西。

 

第四个层面叫框架层,是指单独的页面需要放什么内容。

最后一个层面叫表现层,主要有两方面的指导意义。

第一个方面是思考和产出,需要按照结构化的思路去执行,每一步都有依可寻,比如用户为什么要选择我们,如果思考清楚这个问题,那在考虑功能、规格时,会紧紧跟着这个问题走下去,不会出现闭门造车的情况。第二个方面checklist,如果产品经理用分层的思想检查产品,可以快速定位产品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

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核心思想是把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功能都拆解成几层之后,再单独解决各自的问题,由小及大、互相作用,把问题解决。

用统一的方法论去完成一件事情,会把产品中非标准化的部分变成标准化,类似于工程师的代码规范,要保证流程性的部分紧紧围绕用户为什么要选择我们展开。

 

同样这本书在做竞品分析时也有很大的作用

 

以理赔为例,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需要不断范围自己:“用户为什么要用我们的理赔?”

 

我们主要的目的是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所以在范围层的考虑上,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业务服务能力,同时我们也要对标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他们给用户提供了怎么样的服务,我们有没有可能超越他们。

 

而在信息结构上,我们可以向不同行业的电商公司学习,包括信息页面的框架和组建设计,通过跨行学的积累和学习,为我们的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方案。


关注i 小贝保险

选保险,不焦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