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一些减法

2018-06-16  本文已影响0人  来点绿

有一个姑娘,看看她的时间表:

6:00起床运动;8:00早饭;9:00-11:30驾校练车;15:00—18:00练字、阅读、写作、发表;19:00—22:00读《政治学基础》一章,《中国通史简编》一章,人民日报新闻若干;00:00睡觉。

没错,我就是这个姑娘。

我真的是个姑娘?不,我是个机器人

  时间表看起来内容丰富,但是作为执行者的我,实际上经常感到疲惫。

  我想,我在逼自己活成一个机器人。在连续几天超负荷运转后,便时不时地崩溃,具体表现为轻微暴食、无法控制情绪、对人冷眼相向。

机器人很少崩溃,人却会

  机器人做事冷静、有条理、输出稳定,乍一看这真的是很多追求的理想状态啊!可是,它并没有感情。并不是所有人像保尔柯察金一般顽强,作为情感丰富的肉体,大部分人很难在外界的蹂躏摧残下还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心无旁骛地去完成自己的目标。

  很多人工作或学习时常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因外界或个人因素导致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低下—逼迫自己专心提高效率—效率持续降低—情绪失控。一根橡皮筋,再有弹性也是会崩断的,如果逼迫自己完成太多任务,身体与情绪就会打败意志,无力与失望弥漫整个生活。

生活,需要一些减法

  社会越来越要求人们拥有综合能力,英语、专业知识、计算机、体态……复杂的要求就像从四面八方吹来的风,吹得人迷失了航向,对于一艘没有航向的船来说,所有的风都是逆风。人们在能力拓展与提升中迷失了方向,虽说技多不压身,决定一个人是否能走远的,还是取决于技有多“深”。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技多但不精,反而很压身,不如精学个别,让这几项真正成为自己的突出才能,方可在社会中完成他人无法替代的工作。

  舍不得停止阅读,舍不得放弃学习英语,舍不得抛弃健身房……舍不得,只会让你更加“不得”。有舍才会有得,越懂得放下无用事物的人,收获的越多。只有减少一些次要的欲望,集中精力于主要的目标,才更可能完成自己的计划,杂念正如身上的“赘肉”,“去之”方可为生活“减肥”。

化繁为简,回归生活本质

生活就是一个删繁就简的过程。

抛弃一些冗余的物质,认清真正重要的需求,才不会在人生漫长的征途中感到疲累。

轻装上阵者,方能走的更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