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读《与父母谈心》有感三则
无论是师生、亲子还是亲密关系,其背后的逻辑是相同的。
这是我每个领域读了超过4本书最深的感受。
可能因为与人交流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吧。
近两天在读《与父母谈心》,说说目前的三则感想。
1.“管教”是“管”与“教”并行
如何管教孩子,是父母永恒的话题,可惜,真正会去科学学习的父母太少。
绝大多数家庭的教育方式,都是沿袭上一辈对他们的管教。
“管”是约束,“教”是教育。
这几年来接触的几百位家长中,能两者兼顾的,可能10%不到。
更多的是暴力直接的“管”,而且这种管并不是建立底线的约束,是压制和强迫。
真正的“管教”应该是大人为孩子塑造内在纪律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但旧的模式仅仅是借助外力-比如暴力、经济、恐吓-等手段,把孩子的行为压制在一定范围。
但这种方式往往在孩子青春期前有用,一旦他们懂得更多,有了叛逆的本钱,那就是亲子关系破裂的开始。
这一点,在我带的初高中年级中尤为明显。
可惜的是,良好的管教氛围是从孩子几岁时开始的,到了初中阶段,除了孩子自己转念,几乎没有好的手段。
教育啊,越小的时候开始,效果就越好。
2.让孩子感受到纪律,但不要让TA们有被抛弃的感觉
记得小时候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要再这样,我就把你丢了”。
小时候的我们,听到这种恐吓,确实会被吓到,但同时也会有“被抛弃”的感觉。
很多人觉得小孩过一会儿就忘了,但这种恐吓可能会在孩子心里留一辈子。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当然,“我”觉得这样没事,它就是没事的。
《亲密关系》里说,成人在亲密关系里表现出的绝大部分行为,都受小时候创伤的影响,这些创伤很可能就是一句“我把你丢了”的话。
小孩之所以表现出很快忘了,只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处理,只能压在心底而已。
这种类似的语言,就是成年后“不安全感”的来源之一。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让孩子知道这样做不对,可以生气,但一定要在生气后沟通自己的初中——这不是我想抛弃你,只是因为爱和责任。
不用担心孩子感受不到,恰恰相反,小孩才是对感情最敏感的人,他们只是不会表达而已。
3.让孩子参与家务
如果说要评意见小孩最喜欢的事儿,那应该是“出风头”。
比如在家抢着做TA觉得有成就感的事儿,比如扫地、叠被子、端饭菜等等。
中国家庭普遍认为,孩子是脆弱的,应该被保护。
当孩子有类似请求或主动帮忙时,往往会被以“危险”的名义拒绝。
这一方面打击了TA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会让TA觉得,这个家和TA无关——毕竟TA从来没有参与过家里的事儿。
放到成年人的世界里,最容易建立感情的方法之一,是共同完成一件事儿。
但小孩的感受往往容易被忽略。
老实说,这一点我要感谢我妈,小时候我极其好动,经常喜欢把家里的东西整理来整理去,我妈从来都是夸我能干,而不是让我坐着别动。
虽然这没能让我变得很优秀,但至少让我感觉到我与家的联系。
当然,有危险的事儿必然不能让孩子做。
其实这三点放在亲密关系里同样适用。
情侣之间可以吵架,但吵完需要解决问题,吵架是明确底线,解决问题是引导做事方向。
任何情况下,“分手”二字都是禁区,这种被抛弃的感觉极其伤人心。
最后一条,“我”可以做一件事的大半,但更希望“你”参与,明明是两个人,却只有一个人做事的感受,很不好过。
嘛,只是随意联想,今天先到这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