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即 | 我“宁可死扛,也不愿意麻烦别人”

2019-05-27  本文已影响0人  油头少年J

几天前,和铁哥们吵了一架,吵到最后,他哭了。我很少看到他哭,一直觉得他是一个坚强,特别自立更生的人。他说:“他每一天都过得不幸福,他遇到了很多困难。”

听到他哭,瞬间架也就吵不起来了,我告诉他:“有什么困难,可以告诉我,为什么要憋着。”

他说:“我不想麻烦任何人。”

我告诉他:“解决不了的事情,就找别人帮忙是很正常的事,又不会怎么样?”哥们说道:“别人找我帮忙,我很乐意,可是我没有找别人的帮忙的习惯。”很显然我们在这件事上出了争议。

“不想麻烦别人”听很多人都说过这句话,他们宁愿死扛着,也不想麻烦别人。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说即使需要帮助,也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

“帮助我”为什么难以说出口?

独立是件好事,我们鼓励每一个人都能顺利的处理自己的事情,为自己负责,不仅节约自己的时间成本,同时也节约别人的时间成本。当然,人类是群体动物,我们不能沉浸与个人主义,想着自己能解决任何事情。

上述的两种情况,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范围内。

我们今天讨论的是:

当出现自己没办法解决,但只需要寻求帮助就能够顺利解决的问题时候,不愿意开口寻求帮助的人。

内心渴望寻求帮助,却不愿意开口,事后又感到无奈的人。

你是不是这样的人呢?

到底为什么简单的“帮助我”没有办法说出口?

1、害怕被看见脆弱的一面

低自尊的人更无法寻求他人的帮助。他们害怕被看到脆弱的一面,和铁哥们相处的过程,很明显感受到他在处事上要强,想要证明自己。比如,在工作上,他手上工作遇到困难,他宁愿自己在那琢磨好几个小时,也不愿意跟领导沟通,反馈。

他害怕别人觉得他没有能力胜任手头上的事情。在潜意思中,向人求助=我搞不定这件事,这让他自尊心受到挫折,觉得自己失败。

一个有良好自尊的人,通常敢于表达自己,即使被别人拒绝,也不会自尊崩溃,产生无法忍受的羞耻感。

他们不会迎合他人价值而贬低自己,当你选择了拒绝发出“我需要你”的信号时,你也选择了孤独

2、害怕被拒绝


不愿意发出求助信息的人,很大原因是害怕求助被拒绝。我听到他的种种委屈后,我反问他:“是不是没把我当朋友?”他告诉我:“他其实很害怕被我拒绝。”从这次事件中,我也感受到了他对我们关系的不确定、不够信任。

当事情涉及到金钱方面时时,这种担心尤为突出。但我也知道他重视我们之间的感情,所以更加害怕友谊经不起考验。

3、父母对孩子需求的忽视

如果从小生活在一个不愿意倾听孩子需求的家庭,对孩子的需求只是一味的否定和打压,久而久之,孩子便不敢再提出自己的需求。面对喜欢的东西时,不敢表达,这或许能让他成为父母嘴中的乖孩子,但随着成长,他会越来越偏离自己的需求。

父母如果愿意倾听,并且对于合理的部分予以尊重,那么孩子容易感到自身是被尊重而且被爱着,他就会在与父母的关系中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需求,长大之后,也能坦然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给其他人。

4、低价值感和匮乏感

铁哥们一个人离开家到深圳工作,两个月后,他告诉我他家里人竟然都没有人询问他过得好不好,生活得怎么样?他自嘲道:“他们可能已经把我忘记了。”

在铁哥们看来,他好像是家里多余的,他才决定要到别的城市工作时,家里就已经决定了他走之后,房间的用途。这给了他很深的低价值感,在和他吵架时候,他说:“告诉你,又有什么用呢?”他的潜意思中,认为自己不配拥有,也不愿意表达,因为表达了也不会产生结果。

实际上,他内心深处,渴望与家人相处,也渴望被爱。同时,他也害怕失望,这种匮乏感甚至会让他远离亲密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就是通过互相需要而联结且随着需要程度逐步加深,适当的麻烦别人,也能给对方被需要的价值感。

人就是在这种互相麻烦中,变得更加亲密。

跟铁哥们和好后,我们坐下来好好的谈了一次,我告诉他:“我害怕麻烦,但是我也希望你需要我,向我寻求帮助。”当你扛不动了,告诉我:“你需要我。”

最后如果你认为你对自己需求不是那么容易表达,那么我们将推荐你:

赵俊清老师

曾双玲老师

两位老师对于个人成长、自我觉察都有丰富的个案经验,欢迎咨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