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有道》—“工夫在诗外”

2023-05-20  本文已影响0人  ZhaoWu1050

【ZhaoWu分享】

宋朝大诗人陆游给他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时说“工夫在诗外”,说他初作诗时,只知道在辞藻、技巧、形式上下功夫,到中年才领悟到这种做法不对,诗应该注重内容、意境,这才是写出好诗的根本。

人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是“工夫在诗外”,我们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须从事情之外下功夫,而非盯着事情本身使蛮力。

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诗”和“文章”是结果,但能够写出好诗好文章的“因”不是诗和文章本身的辞藻、技巧和形式,而是它们之外的一些东西,如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对于人生的感悟等。

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某些“因”带来的一个“果”。当然,事情本身又会是另外一个“果”的“因”。所以,只有对那些“因”做努力,才能改变事情的“果”。不明白这一点,再多的努力也不会有效果。

所有事情的“因”不外乎三个变量,如果想影响“果”,我们要从这三 个变量上下功夫。

第一个变量,是时间。现在再难的事,过一两年再回头看也不是事。现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放一放,过一段时间也许自然就解决了。

诗写得好,首先要熟读唐诗三百首,没有下过这个苦功,是不可能 七步成诗的。拿破仑说过,如果他对一切胸有成竹,那是因为他此前把这些情况都预见到和思考过了。在拉卡拉我也一直强调,做领军人物必须要向前看、向后看以及有B计划,即要不断去预见未来、不断复盘并且凡事都要有B计划,这是我们能够对出现的任何事情都胸有成竹并迅速做出决断的原因。

所有的水到渠成都是未雨绸缪的结果,没有提前的布局和铺垫,遇事必然手忙脚乱。

第二个变量,是高度。古人云,诗言志歌永言。诗歌的辞藻、对仗 都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要表现的是情感和志向,这些都是人生的感悟。在我看来,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归根结底都是三观问题,即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看待是非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在这些方面没有感悟,是写不出好诗来的。

要退出画面看画。一幅油画,如果站在跟前看,看到的只是一个一 个色块,只有退到几米开外,才能欣赏到画的是什么。同样,站在桅杆顶上看见的东西,站在甲板上是无论如何都看不到的,这不是视力好坏和认真不认真的问题,是高度和角度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上级的指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更要执行,在执行中加深理解”。要相信上级了解很多你不了解的资讯,要相信上级在考虑很多你不知道的东西。

还记得《亮剑》里面那个经典的桥段吗?楚云飞趁着日本人撤退的机会,派了一个炮兵营驻扎到大孤镇。那里是李云龙部队和孔捷部队的接合部,于是李云龙奋起反击,派出一个团开进到楚云飞的炮兵营周围,形成包围之势。炮兵营的指挥官早晨发现这一情况后非常慌张,想与团部联络,却发现电话不通,派出的联络士兵也杳无音信。这时炮兵营营长说,不用急,说不定两边的上峰正在交涉呢。果不其然,楚云飞和李云龙正在斗法,几个回合下来达成共识:李云龙部队让开一条大路,楚云飞将炮兵营撤回。很多你竭尽全力也解决不了的事情,需要的是更高层级的人介入。

第三个变量,是角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很多解决不了的事情,换个角度也许就迎刃而解了。

我坚信万事万物的原理都是相通的。我非常喜欢户外运动,因为当你徒步三个小时以上,突破体力的极限之后,周身的毛孔都会打开,仿佛身体在和大自然同步呼吸,你会发现大脑开始出奇地空灵起来,很多原来困扰不清的问题,你突然看得清清楚楚,该如何决策呼之欲出。

很多事情的解决,都不能直来直去,而需要迂回包抄。 棋局胶着缠斗之时,不妨到别处落子,也许会柳暗花明;战争中相持不下时,不妨开辟第二战场,或者来个围魏救赵。

古往今来,成功最大的窍门,就是工夫在诗外。 清楚了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该从何处着手来增加成功概率,也可以让我们举重若轻地走向成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