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医事思考每天写500字

论京剧演唱与减肥的相关性

2018-06-08  本文已影响4人  白立平

-1-

“京剧唱得不错”。这是熟悉我的人,为我贴的标签。

当他们和我谈京剧时,都谈些什么?

“你的嗓子真好,那么高的音,居然唱得不费劲。”这是票友的评价。

“看你平时说话慢声细语,想不到台上唱得那么有气势。”这是同事的评价。

“您一直都不胖,是不是唱京剧能减肥?我和您学京剧吧。”这是年轻人的评价。

唱京剧能减肥?我怎么没想到?还是年轻人的脑洞大。

想想自己,每次二十几分钟的唱功下来,体力的消耗,不亚于健身房的几组抗阻运动。

看来,我需要研究一下唱京剧这项健身运动了。

今天的文章,我想写一写京剧演唱是如何通过对呼吸、发声、共鸣的应用,达到艺术效果的同时让身体收益。

-2-

呼 吸

京剧唱腔千回百转、荡气回肠、音域宽广,高低错落,演唱时要掌握呼与吸的速率、量、强弱、缓急,并做到随时转换,运用自如。

要达到这一点,没有气息的支撑是不行的。气息靠什么支撑?胸、腹肌肉的力量。

京剧的演唱,必须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的方法,依靠胸腔横膈膜和腹部肌肉群控制气息。

在调整气息的过程中,利用胸腹肌肉产生的呼吸支点,使气息平稳、有节制的呼出,声音才能协调流畅,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打个比方,这个呼吸支点就像健身运动中的引体向上,肱二头肌发力带动身体上移,是很消耗体力的。

我们平时的日常活动,包括一些有氧运动,以胸式呼吸为主,辅以小量的腹式呼吸。

我们不用刻意去利用胸腹肌肉的力量控制气息,更不会打乱呼吸节律,也不会去锻炼呼吸的长短、快慢、深浅。

可以说,京剧演唱为这些肌肉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唱京剧时,通过呼吸的运用改变腹腔内压,改善腹腔的血液循环,产生对所有腹腔脏器的按摩,可以改善器官的功能。

加上腹式呼吸时膈肌升降幅度比胸式呼吸大,也增加了肺的通气量。血液和氧气供应增多,又大大改善了身体的新陈代谢。

-3-

发 声

我们吸进肺部的气体,经过气管呼出时,气息冲击喉头的声带,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这是我们日常说话的发声原理。

如果是演唱京剧,这样的发声运动就远远不够了,还要充分利用身体内的共鸣腔,得到扩大和美化。

要经过呼气与吸气的技巧应用,吐字发音,要经过唇、齿、舌、牙、喉的加工,还有听觉神经的指挥,才能完成。

唱高音时,呼气压力大,声带张力增大,振动频率高;唱低音时,呼气压力小,声带张力减小,振动频率低。强音时,呼气的气势强,弱音时,呼气的气势小。

这个运动量,大大超过我们平时讲话或者演唱流行歌曲时的体力消耗。

讲京剧的发声,不得不说“气”。

怎么理解这个“气”?如果说声带、喉腔是发声的器官,这个“气”就是发声的动力。

京剧讲究“丹田气”。丹田,在中医里指“气海”这个穴位,位于脐下。

丹田气,简单理解就是指腹肌,膈肌对呼吸的控制、支持和调节的动力。

能不能托住气息,让声音饱满充沛,在音量、音高、力度等方面运行自如,就依靠这个“丹田气”。

在京剧中,还讲究上丹田(头腔眉宇间)、中丹田(横膈部位)、下丹田(小腹部),三者联合运用,才能达到气力流畅自如。

唱好京剧,不会用丹田气是不行的。这又是一项什么运动呢?胸廓扩大、肋骨伸张、膈肌起伏、吸与呼的随时转换、腹肌、肋间肌的力量......

这些支撑气息的力量消耗的卡路里数一定不会小。

-4-

共 鸣

什么是共鸣?

当声带振动让身体其他部位也同时发生振动,就产生了声音放宽,音量变大、音效加强的效果,这就是共鸣。

就好像打鼓,鼓槌敲在皮面上,要通过下面硕大的腔体才能产生轰鸣的声音。

人体有天生的共鸣腔体,包括咽腔,喉腔,口腔,鼻腔、胸腔和头腔。

唱高音时,眉宇间会感到轻微的震动,唱中音时在口腔的周围,低音时在胸前,都可以感到这种共鸣音的发出,这是京剧演唱的基本功。

共鸣靠的是气息控制还有共鸣腔体的肌肉运动,两者结合,才能产生复杂多变的音色效果。

共鸣还可以让发出的声音持久、立体,有弹性,使声音具有穿透力,且能减轻声带的疲劳,预防损伤。

当你很认真地唱上几段京剧后,是什么感觉呢?

有些累。再细细体会,会感觉头有些晕,胸腔类似于跑步后发闷的感觉,口咽腔的共振就更不必说了。

所以说,这样的运动效果,和跑了几千米的运动量相差无几。

最后,通过我自己的观察、实践、“研究”得出结论:唱京剧不仅可以陶冶性情,更有瘦身减肥之功效。

唱京剧,你来吗?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