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最好的托举,就是栽培自己》
和文化心理咨询中心
王建花学习分享第1654天第1753篇
咨询累计:本周16次,总3217次
【心理文章】
莫言说: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那些光鲜亮丽的鲜花,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浇灌;那些一鸣惊人的成绩,都离不开家长的奋力托举!
优秀孩子的背后,与家长自身的付出、睿智和见识密不可分。
孩子之间的竞争,多是家长的竞争
在教育“内卷”的高压环境下,我们常常陷入焦虑。
而焦虑,常常来自于我们的认知死角和思维误区,大多家长看到的,不管是别人家的孩子,还是很多教育观念,只是看到了自己想看的一部分,而没看到的部分才是关键。
所以,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距,不如说是家庭和家庭的差距。孩子之间竞争的背后,多是家长之间的竞争,比如教育理念,智慧,见识及视野。
父母如果以身作则,孩子也自然会向父母靠近。
就像武亦姝妈妈所说:“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拼爹妈。”
给孩子最好的托举,就是栽培自己
《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一书中提到:养育是一段富有诗意的修行,养的是孩子,修的却是我们自己。
父母只有不断的自我成长,时刻的自我觉察,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这些生活中的正能量无声无息地凝聚成儿子成长的力量。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榜样对儿童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
好的父母,会用自己的身教,托举起孩子的人生。
因为他们懂得: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托举,就是使劲地栽培自己。
丰富自己,从日常小事做起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
有位作者说:“父母的托举就如同雨露,空气,阳光;不仅在物质上提供保障,还在精神上给予支持,理解和指引。”
看了别人家优秀的孩子,也看到了其他父母的经历,我们知道:
通过增长自己的视野、育儿智慧,丰富自己来影响孩子。
我们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信条,我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奋斗。而不是事事监督孩子的一举一动。
我们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中的小兴趣,小爱好会滋养生活,疗愈自己。而不是为了一己之欲,逼迫孩子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
没时间带孩子去各地旅行,周末可以去运动,爬爬山,去露营,去野餐,哪怕只是公园里开心的捉小虫子。
增长见识,可以平日里看杂志,新闻,陪孩子一起看纪录片,去图书馆,去社交,找好朋友聚餐,聊天......
其实教育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大而抽象,就发生在这些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有鞋子,很幸运你可以走得更舒适一些,如果你没有鞋子,那么请历练自己,让脚底的老茧成为你继续前行的勇气。
作为普通父母的我们,尽管不能让孩子站在我们的肩膀上先人一步,但至少不拖孩子的后腿。
有强大父母托举的孩子,人生之路也许走得会更轻快一点。
202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