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如何做好比赛??
大一一年,水了很多比赛。大二一年,结合专业,认真做了几个比赛,取得了一丢丢成绩。大三以后,有很多学弟学妹,还有同学都找我请教经验。
问题很多,除了一些专业性的问题以外,发现大家还有很多共性的问题。
比如:
没有经验的大一新生要不要参加比赛??
你的团队怎么组建的?
指导老师怎么找的?
项目创意点怎么出来的?
文本怎么构思的??
答辩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不会做的部分怎么办??
…………
诸如此类有很多,今天取前三个和大家聊聊个人的一点心得(仅做参考)。
一、新生要不要参加比赛
要。
很多事情,不是你准备好了才能去做,而是你去了才会发现自己欠缺什么。
你可能会说,我现在还什么都不会,我去参加了也只是炮灰。
炮灰怎么了,炮灰就炮灰呗,咱就是去当炮灰的呀!!
万一走了狗屎运呢?你说是不是。(奸笑)
当然,我们绝对不是为了去走狗屎运的。大一去做比赛,是为了让你知道,你接下来该去有目标的去学习什么。
文本排版你会吗??封面设计你会吗?PPT你知道怎么提炼吗??文本的思路你知道该怎么理吗??资料你知道要怎么整合吗?……
不知道,没事,比赛先水着,这些个技能,大学慢慢学呗。
问题来了,怎么水呢??
我水过大大小小的比赛,什么知识竞赛,市场营销大赛,数模竞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互联网+,挑战杯,统计调查大赛,暑期调研大赛……
是不是很厉害??听起来很厉害而已。事实上也就那样,因为都是水的。全靠咱们团结的队伍胡说八道,胡编乱造的能力。
但文本的基本思路我们得模仿以前的获奖文本做出来。相关的资料我们得分版块去查阅,阅读,再整理到一起。相关的比赛流程我们得去熟悉。相关的选题方向我们得讨论和指导老师交流……
看到没,这已经得到很大的锻炼了,已经为你下一次做比赛打下很深的基础了。
还有很多你暂时解决不了的,就是你比赛被刷下来之后需要去学习的东西。
而且这些东西,都是会对你未来有用的东西。所以我建议大家,能去做比赛就去做比赛。能多学点东西,就多学点东西哈。
我记得我去年就是在寒假因为比赛需要自学了PS。
(当然,如果你有更好的投入方向也可以做别的,但都为能让自己成长进步这一目标服务。)
二、团队怎么组
想和靠谱的人组队,首先自己努力做个靠谱的人。
大一新生的话,如果有学长学姐带当然好,如果没有,就在班级里积极搜索靠谱的朋友。
多和不同的人组队,你感觉谁靠谱,下次就拉着她,当然,还是那句话,首先你在团队中要做个认真负责的人。
千万记住,不要老是和室友组一队。多和大家接触接触,也多鼓励室友和大家接触接触。
我后来总是一起做比赛的铁队友也不是和我一个寝室的,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专业的了。
大学一年,多次筛选,你一定能找到和你很搭的一位或两位队友的。
对了,你俩的技能最好互补。
一般三个人左右就可以参加团队的比赛了。大多团队赛最后是五个名额,另外两个先空着,留到决赛再找高手。
(如果一开始就有高手愿意组队,先拉过来一起做也是行的。)
三个人齐心协力,先闯过初赛。
如果进入决赛,通过老师介绍,学校速冻,竞赛群,表白墙等形式,再招募厉害的队友,这时候很容易找到高手,因为你们已经进入决赛了。
(我的组队,这个高手一般负责美工部分,或者平台搭建的技术部分,因为文本,构思,基本设计初赛已经基本成型)
这样在大二比赛的时候,基本就可以找到还算过得去的队伍了。
大家能力互补,各有所长,流程也已经熟悉,主力还是老搭档,剩下的就专心去做就好了。
我所有的比赛,从没让学长学姐带过,就是靠这个方法一年拿下了两个省一,一个省三。
(能力还是有限,没能入围国赛,不过我已经很满足了。)
三、导师怎么找
导师嘛,其实就比较简单,大一水比赛的时候,你是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比赛的负责老师的。
留心一下,学院的有名的学长学姐选了哪个老师,基本那个老师就还不错。
这是第一个方法,观察记录。
第二个方法,关注学院公众号,比赛,奖学金,为校争光的这些事,怎么可能不发出来让大家骄傲一下呢,是不。
所以可以去搜索一下,一般都会有竞赛获奖榜单公布,里面有老师也有学生的名字,记下来,去问就可以了。
第三个方法,和负责比赛的老师打好关系。学院比赛不管大大小小,都会有一个专门负责竞赛的老师。
这个老师大家应该都熟悉。去问问他就会知道很多信息啦!!
友情提醒,厉害的老师可能会带很多个团队,顾不上你,所以找个差不多的老师,没几个队伍的可能会更关心你。
当然喽,大学老师很多在初赛的时候都不会理你的,除非你是他熟悉的比较优秀的学生。不过一旦你进入决赛了,他就会很唠叨你了。
所以,关键还是要提高自己能力,努力进入省决赛。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喽。
记住三点:
一,多多尝试,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
二,在团队中做个靠谱的人;
三,借助外部信息,用心观察,发现优秀关键的人。
拜拜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