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之外的生活
惊闻朋友C和老公各回各家过年的时候,我正和K在回他家的高铁上。要知道,她嫁给的是一个盛行大男子主义的地方——山东,她全职在家带娃,自毕业后就没有工作,家里的收入来源全靠老公。要是换做别的女人,可能在家低眉顺眼,一切听从老公的安排。可是她,很不屑地没让老公在房产证上加自己的名字,也可以在吵架的时候愤然离家。我不知道这底气来自哪里,但一定与自信和个性有关。
相较之下,单位里另一个嫁给山东男人的同事,家庭出身好,肤白貌美,学历比老公高,挣钱比老公多,还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就这,还经常遭受老公的挖苦讽刺。除了遇人不淑之外,应该还跟性格有关。立身在世,有主见,硬气的人似乎会活得更好。一个人坚持做自己,才能突破规范,活得开心,爽快。
老家有个风俗,大年初一最好别出门,初二才开始去亲戚家拜年,久而久之,初一出门被贴上不祥的标签。而我的一位同学,在县城的另一个村子里住着,她家风俗恰好相反,初二不能去别人家,初一得出门。我和K在早上八点打车去火车站,发现司机瞬间就接单了,这说明并非所有人都在家里安心过年。火车站里人流并不少,上行的电梯都得排队,可见每一天都有人出门。
细想起来,我们每个人自小就被赋予了某种生活规范,它无形,却像一股强大的力量支配着我们每个人的日子。比如在我们老家,嫁出去的女儿如果除夕之夜在家过年,就会被全村人反对,因为会带走村里的好运。这规范,如今渐渐被打破,外出打工的人回家一次不容易,独生女在家陪伴父母也很有必要,于是在现实的需求下,有些地方不再遵守这些约定。感谢这些“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让大家看到了后果不严重,看到了变通的可贵。
作为一个中文系毕业的人,我其实更应该知道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它比小说更精彩,有很多边缘地带和灰色地带,是无法被定义的。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比天空更无限,比大海更深邃。一些规范把人简单化了,也束缚了人的种种可能性。哈哈,记得理想国丛书的一个书签上写着:追求另一种可能。是的,这“可能”是从我们内心生发出来的,听从自我生命的召唤,才能活出生命的参差多态。
活到三十多岁,我最大的遗憾是不敢做自己,活得太别扭。新年的最大心愿也是少一些压抑,多一些释放,且从这释放的能量中创造出一种别样的人生姿态。我相信,我可以活得更舒畅,更意气风发。
2023年1月22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