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活动”成为学生思维的催化剂
2019-06-20 本文已影响84人
尘湮_7ca6
这是今天省级学科带头人崔秀芳老师讲座的题目,听了后,我深受启发。
在讲座中,崔老师首先提了以下几个问题?你有过这些困惑吗?
1、一个问题你已经反复强调很多遍了,可学生在作业或考试的时候还是会错?
2、课堂上,你讲的声嘶力竭,口干舌燥,可学生回应你的却是说话、睡觉、漫不经心。
3、一个问题,你反复启发,可学生就是启而不发,始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4、你觉得很简单的问题,可学生就是学不会。
这几个困惑,可以说是我们大部分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困惑,我也一样,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崔老师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用大量的事例给我们生动的诠释了丰富的活动是学生思维的催化剂。要解决以上困惑,教师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直接经验,学会解决问题的知识和能力。活动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崔老师讲了三个方面。
一、学生活动的作用一,为知识学习搭建了台阶。
二、学生活动的作用之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学生活动的作用之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怎么设计活动呢?
1、游戏型 2、情境型 3、实践探究型
学生活动实施中的关键问题:
1、分组
让“活动”成为学生思维的催化剂2、任务的布置
在任务布置中,为了避免小组中只有部分同学活动这个问题,崔老师用通俗易懂的例子给我们讲她在布置任务时的做法。
让“活动”成为学生思维的催化剂3、活动实施中的指导与评价。
在评价时,学生最想听到的是老师的鼓励和建议,因此教师在知道与评价时要有针对性,建设性。崔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她设计的一个评价表。
让“活动”成为学生思维的催化剂表格项目细致,标准明确,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听了崔老师精彩的报告,她在教学中善于思考,精心设计,用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值得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要加强学习,认真钻研,创造性的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思维!
让“活动”成为学生思维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