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隔三秋——读《诗经·采葛》

2020-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远裳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刘半农先生于1920年在伦敦时写的一首白话诗,初标为《情歌》,后来改题为《教我如何不想她》,从此以后丰富庞大的汉字宝库中又增添了一位美丽的成员——“她”,特指女子的第三人称,称呼上终于做到了男女平等,而“她”有着独特之处,温柔似水,灵动可爱。看到“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教我如何不想她?夜晚中,看到月光初升于海面,波光粼粼,——教我如何不想她?看到鱼儿水中自由玩耍,看到燕子,——教我如何不想她?看到“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教我如何不想她?眼中,心中全部都是她,予人以“欲寄相思千里月”的遐想,内心充满了炽热的思念,一时一刻都不曾停止。

《诗经·采葛》早已将这样的相思之情悠远唱咏了。“彼采葛兮”,葛,即葛藤,其皮可制成纤维织布。这种植物“生于初夏,采于盛夏”,相隔三个月。因此,起兴“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最为合适。

“彼采萧兮”,萧,又名香蒿,这种植物具有香气,古人在祭礼上混合油脂点燃,是祭祀所用。这种植物,通常在秋天采收,故称为“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艾,叶子可入药。孟子所谓“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保存三年的艾草,才具有治疗病痛的药效,三岁即三年,故称“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采葛、采萧、采艾,古时都是女子所为,因此这首短诗的主人公很有可能是女子。还有一种理解,可能是男子在合适的季节看到了葛、萧、艾,想到心仪的女子此时也许在忙于采摘,因而产生联想。

是三月不见、三秋不见、三岁不见吗?不是,是一日不见。如此白描,“不见”留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诗人的“不见”是见过之后的分离,“一日不见”,整整一天没有见到了。是梦中心中想念而实际并未真实相遇,“一日不见”,一天天地每日地思念。不企盼思念的人可以听到,但又无法禁锢这样的思念,缠绵悱恻,三言两语只倾诉给自己,也无须更多言语。没有卿卿我我,没有细腻婉转,这心意,只有我懂,就够了。

后世常化用这首诗歌,不过最熟悉的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而“三月”和“三岁”不常见,并不是由于思念时长所碍,而是“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愁,就是心上之秋。一望秋色,秋是怎样的颜色呢?在杜甫眼中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苍黄之色,在马致远眼中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深灰色,在毛泽东眼中是“漫江碧透,层林尽染”的碧绿血红色,在《采葛》中,“三秋”是怎样的模样呢?或许就是“一日不见”的样貌了。同样的留白,同样的愁,同样的诗意,“三秋”最合适不过了。

教我怎能不想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