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世界,多元视角也不够
这个世界很复杂,所以单一视角不行。那么,多元视角就一定可以么?
答案是:得看你在过程中能否避免各种错误。
《超越感觉》的第9章,Errors of Perspective,检视了人们在作出判断前经常犯的错误。第10章,Erros of Procedure,专门讲了判断过程中的6种错误:对证据的偏见、双重标准、仓促结论、过度概括与刻板印象、过度简化、前后即因果。
01 | 对证据的偏见
面对任何事情,哪怕自认不偏不倚,但事实上仍会倾向某种观点。这种倾向就会导致你对证据的偏见:
或者只寻找支持你观点的证据;
或者面对反面证据时,选择支持你观点的解释。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美国的许多非裔社区,常常陷于犯罪、低教育水平和高失业率。如果你固执地认为这是由贫穷和歧视造成的,那么,你的无意识偏见就会让你看到不真相。
为反驳上述偏见,作者引用了一些非裔美国人的研究和观点,如:
贫困与犯罪并没有必然联系;
黑人社区普遍存在对规则的漠视和反智倾向;
黑人领袖不需要那些自命不凡、煽动仇恨并宣扬非洲中心主义的人;
……
对证据的偏见,或者是选择偏向自己的证据,几乎是每个人的无意识选择。而避免偏见的方法,就寻找反对意见,尤其要慎重对待支持这些意见的证据。
02 | 双重标准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对自己的判断和证据全盘接受,对反对者的判断和证据则吹毛求疵。避免这种错误的方法,就是提前确定判断标准,然后前后一致地使用这个标准,哪怕证据不支持你的观点。
03 | 仓促结论
在没有搜集到充分证据时就急于判断,应该也是人类进化中的副产品。进化中的生死危险,没有时间让我们的祖先把证据搜集完,所以,快速判断并行动,才是活下来的必然选择。
所以,多数人习惯看一眼就下判断。不急于判断,需要很强的精神自律。比如你看到已婚同事跟一个年轻女孩一起上车,你的第一判断,就是你的同事出轨了。事实上,这个年轻女孩可能是他的亲人,也可能是他的事业伙伴。
仓促结论,不仅存在于日常生活,也存在于学术研究。就像20世纪风行的智力测试,研究者在搜集到一时一地一部分人的数据后,就得出关于不同族群有不同智力的结论。
避免急于结论的方法,就是在你作出判断前去识别所有可能的结论。然后看看你的判断是否有充分的证据。掌握更充分的证据后再作判断,即便晚一点,也不丢人。
04 | 过度概括与刻板印象
我们接触到一个或一些现象,通常会把它或它们的特征视为这一类事物的特征。这也是人类进化中习得的能力,甚至已成为本能。
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事物的判断会倾向于过度概括。比如你到纽约旅行,碰到几个粗鲁的纽约人,你很可能会说:纽约人真粗鲁。
事实上,你只是恰好碰到几个纽约人是粗鲁的,不是一些,更不是全部。
比过度概括更进一步,就是不愿改变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或者叫成见。比如,几个纽约人给了你粗鲁的第一印象,你便固执地认为所有纽约人都是这样。即便后来遇到彬彬有礼的纽约人,也不愿改变成见。
那是不是所有的群体性特征都是刻板印象呢?那也不是。如果是在群体中反复出现的思维与行为模式,相关的描述就是合理的。比如:
古代的中国人就是比其他人群更具创造力;19世纪和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德国的工业技术引领全球;最近几十年,日本人展示出显著的创新能力和对质量的关注。
要避免过度概括和刻板印象,就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不要把单个的人、地、物,轻易地划入某个分类。
作者提供了三个系列的指标,位于中间的只需要很少的个人经验,越往两端,需要越多的经验与观察:
判断对象
<—all—most—many—one or some—few—almost none—none—>
判断频次
<—always—usually—often—occasionally—seldom—hardly ever—never—>
判断程度
<—certainly so—probable—possible—improbable—certainly not so—>
05 | 过度简化
在这个知识迅猛扩张的时代,简化对知识的表达,有用且必要。比如,老师对待学生,专家对待入门者,律师对待雇主,医生对待病人,科学家对待公众,都需要把复杂知识简化到对方能够理解的程度。
也就是说,复杂知识或信息,只有简化后才便于沟通和传播。
而过度简化就走向另一个极端,它会扭曲观念,误导公众。但因为更容易理解,常常被视为深刻。比如:
如果学生没有学好,就是老师没有教好。
我通常比其他人更了解自己。
过度简化通常与情感和利益联系在一起,他们只看到跟自己有关的一面,忽视了他人的情感与利益。
现在的新闻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倾向。由于排名和奖金的压力,记者们会放弃追求平衡和准确的报道风格,而采取情感化的叙事。而这种叙事,最大的问题就过度简化。
避免的办法,只有慎重对待自己读到的、听到的,并在思考和表达中尽可能地不要过度简化。
06 | 前后即因果
Post hoc,是拉丁文俗语 Post hoc, ergo propter 的简写,直译为“在它之后,由它造成”。这样写下来,立刻就会觉得有问题。稍稍想下就理解,
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因果关系
在科学还不发达的古代,前后即因果的思维非常普遍,换句话说,迷信非常流行。比如,在西方文化中,从梯子下走过,打破镜子,黑猫走过,都会带来厄运。
不过,这种显而见的错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仍然大量存在。比如,平时上课迟到被老师批评,期末考试时成绩很差。如果你认为这是老师对你有成见,就犯了“前后即因果”的错误。因为期末成绩差,可能跟老师对你的印象差有关,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比如你论文写的差。
追问因果没有什么错,毕竟,探究真相就需要我们追问因果,但需要我们避免“前后即因果”的误区。
复杂世界,既要视角上的多元开放,也要认知中的进程正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