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难度谈话》读书笔记

2017-08-17  本文已影响179人  惊醒的龙

各位好,和大家分享最近看的一本书——《高难度谈话》,聊一聊对这本书观后的体会与心得。

各位知道何为高难度谈话吗,其实很简单,一切难以继续下去的对话都可称之为高难度谈话。这种情况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很普遍,相信各位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比如在生活中,男女朋友之间或是夫妻之间的争吵,往往在争吵中还带着极大的情绪,在无意中或许还会说出中伤对方的话语,没有个结果的结果就是以冷战或是不欢而散收场;工作中,同事之间因为意见不统一产生分歧,如果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结果就是双方谁也不服谁,一种无形的隔阂随之产生。

从表面上来看,对话的起因、形式以及结果各不相同,但是,所有的高难度对话都有相同的3个层次:

一、“发生了什么对话”
分歧的焦点无非是发生了什么事,谁说了什么谁又做了什么,谁是对的谁是错的等。

二、“情绪对话”
有的人会正常宣泄自己的情绪,有的人会隐藏或克制情绪,即便如此,在话语中也会不知不觉泄露内心的真实感受,你的表情、语气、语调会受情绪牵制。

三、“自我认知对话”
其实是一种我们就眼前局面对自身的意义和影响所展开的自我对话。在高难度谈话同时,我们常常也会在内心中进行一番自我辩论,而主题就是我们自己:比如,我是不是很称职,他说的话对我的形象和自尊会产生什么影响?我是不是要反驳对方?等等

那么当遇到这些情况应该怎么做呢,当然就是对这三种层次一一对症下药了。

第一点,“发生了什么对话”就是要了解对方的故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通常都会做一个普通却极端的假设,我们所有观点和情绪都是建立在同一个假设之上,那就是:我是正确的,你是错的,责任在你不在我,而原本的事实却是:我并不是完全正确,我或许也要负一定的责任,不管大家承不承认,这是事实。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在于双方了解到的事实不一致,也就是信息不对称。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吸纳的信息不同,而后来阐述和理解信息的方法也不相同。当我们 内心做出假设时,以为我们了解到的事实就是全部,而往往你了解到的并不是全部,这时需要做到2点:聆听与归责。
聆听对方的故事,找出双方矛盾背后的焦点差异所在。
停止单纯的指责,因为它根本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只能火上浇油激起对方的反抗心理。
指责是评判,归责不是归纳责任而是理解,双方开诚布公地谈论各自的责任,检视双方究竟是做了什么还是没有做什么导致事情的发生,但不需要量化责任。

第二点,“情绪对话”,我想着重谈一谈“情绪”,因为它在我们遇到的高难度谈话中太常见了。像我自己就是,我发现我对越是亲近的人容忍度越低,尤其是对父母,在谈论一些涉及到自身的事情很容易表现出不耐烦,语气语调也很不好。比如说被催婚与父母争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反正我没有遇到过,哈哈),我身边有不少人是这种情况,可能一次两次还好能应和,次数多了就有情绪了,一言不和就挂电话或是摔门。
很多高难度谈话都是由于我们管理情绪失败,没有及时认可和讨论情绪所造成的。那管理情绪是不是就意味着把情绪隐藏起来呢,其实不然。有情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有情绪并没有错。只不过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常常会被某一种强烈的情绪所蒙蔽,而忽视了其他情绪,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最典型的就是生气,就拿催婚来说,我们看到的只有生气,但只要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父母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才这样,我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感到失落,当父母在亲戚面前谈此此事就觉得很尴尬没有面子,一想到周围的同龄人小孩都大了就觉得焦虑,害怕等等。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
一、全面透彻的表达情绪:一个都不能少。这样做或许不会化解谈话中的矛盾,但是能消除争吵因素,让双方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进而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讨论中来。
二、单纯的表达情绪,不妄加评判,也不随意归因和指责。“你烦不烦!”、“你有没有责任心”、“你这个没用的家伙”等等,这不是表达情绪,这是宣泄情绪,是在指责。不难想象, 对方多会以同样的情绪回击你。

当双方可以坦诚的面对自己和对方时,化解谈话危机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