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省游

沈阳:东陵-清太祖努尔哈赤长眠之地(1)

2018-12-31  本文已影响8人  2018栏杆拍遍

        沈阳东陵清太祖努尔哈赤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位于沈阳市东陵区东陵路北侧的石柱山南麓,是清代第一座皇陵,也是沈阳名胜古迹之一。距“沈阳北站”约18公里。乘坐“沈抚三号线”公交车可以到达。

        东陵原称“福陵”,陵址在沈阳城东的石嘴山下。始建于后金(金太宗)天聪三年(明崇祯2年,公元1629年)二月,同年从东京(今辽阳市)将孝慈皇后(叶赫那拉氏)的梓宫迁来,与太祖努尔哈赤合葬。陵寝于后金(金太宗)崇德元年(明崇祯9年、公元1636年)定名为“福陵”。到清世祖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陵内建筑基本完成,因石嘴山名不雅,改称为“天柱山”。东陵建筑的特点,是将我国传统建筑形式与满族建筑形式融为一体,形成了异于关内各陵的独特风格。其主要建筑景观有位于“神道”旁的四组石象生、108磴、康熙皇帝御制碑,陵园的主体建筑“方城”、宝顶及月牙城等。

        东陵前临浑河、背倚天柱山,陵区内植被丰茂,周边山林风景优美,空气清新。1929年,奉天(今沈阳市)政府将福陵开辟成公园。因位于沈阳市区之东,故民间称“福陵”为“东陵”,公园之名亦称为“东陵公园”,经过近年来改造升级,现已成为人们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及锻炼健身的好去处。

         下图、沈阳东陵前广场

下图、这是广场右侧的三间四柱石雕牌坊,中间的坊额用的是汉白玉雕制(无字),与两侧所用石料截然不同,似乎是后补的。 

下图、东陵大门前的《福陵简介》

下图、东陵鸟瞰图

下图、东陵的东侧已辟为东陵公园,这是公园平面图

下图、沈阳市东陵公园简介

下图、这是东陵(福陵)的入口:正红门

 正红门,又称为“大红门”,始建于清朝初年,是福陵的总门户。中间的门叫做“神门”,是供墓主“神灵”出入的门户,此门平日不开,只是在大祭之日开启,供抬着祝版、制帛以及其他祭品的官员出入,其他人不得行走。东侧的次门称为“君门”,是皇帝祭陵出入之门,西此间叫“臣门”,是供祭祀大臣走的门。现在日常开放、供游人进出的即东门---“君门”。 

下图、进入正红门,是三条石材铺设的甬路,称为“神道”,道两侧是苍翠的古松林,据说东陵有大约十万棵松树,每当秋风乍起、松涛声如海潮,为东陵著名景点之一。图中是神道左侧的擎天柱

 下图、路边高耸挺拔的古松,是东陵内随处可见的一道风景。

下图、福陵神道两侧,共设四组石像生,这是第四组:骆驼 ,神道两侧各一,面对面设置。

下图、第三组石像生:石马

下图、第二组石像生:石虎

下图、第一组石像生:石狮

下图、如今的神道,经过展宽,原三条石甬路仅保留了中间一条。

 下图、华表,神道两侧各一,对称设置。

下图、这是东陵著名的“一百单八磴”下面的石桥-神桥

下图、这就是著名的“一百单八磴”,是陵寝建筑者利用福陵地势而设计的一百零八级台阶。台阶上、下两端分别建有石桥一座,是福陵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民间常以“108”这一数字附会皇陵风水。据专家考证,一百单八磴的建筑形式在全国仅有两处,另一处在山西五台山风景区中的“菩萨顶”

原有的一百单八磴是用大块的城墙砖砌成的,全长约40米,宽7米。因年代久远,砖体风化严重,已不堪重负了。现已改为条石砌筑的台阶,并非原有的风貌了。

          下图、再往上行,就是福陵的主建筑群的第一座建筑-神功圣德碑碑亭

下图、神功圣德碑碑亭全貌

 下图、这是碑亭台阶前的石雕,左右各一,可惜已破损,看不出是何瑞兽。

下图、功德碑下的赑屃 

下图、碑阳上部,左为满文、右为汉文雕刻。

        下图、这是赑屃上面游人投掷的硬币。

下图、赑屃头部

下图、这是碑亭西侧的“齐班房”,是守陵官兵值守休息的场所。

         下图、碑亭东侧的膳房

下图、这是“清福陵遗物珍品展”展室,但未开放。

下图、这是福陵的主建筑群-方城的南门:隆恩门

            关于“福陵”方城、月牙城、宝顶、隆恩殿详情及照片  

请看下集:沈阳东陵:努尔哈赤长眠之地(2)

     本集完

原题  (原创)沈阳东陵:努尔哈赤长眠之地(1)

2015-05-11 12:06:32 发

2018.12.30    阅读(645)| 评论(14)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