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守护,静待花开
一株不起眼的花,只要你给予足够的耐心,也能等到它开放的时刻。每一个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的花儿,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让他们开出自己的样子。静待花开,是最美的状态。
一、用真情,多关注
开学第一周,好几次要用到教室电脑,可每次都很慢,还不时出现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很是恼火。
一次终于在课堂上没忍住,质问了一句:谁动了电脑?底下的W立马接上话:X动的,玩游戏。W比较调皮,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睡醒之后就想搞点事。我知道他是信口开河,他只是想看看X的笑话,在课堂上找点好玩的事。X的个头比较小,W欺负起他估计不用带任何顾虑。明知道是这样,当时我却为了排解一下心里的怒火,还是说了一句:没事不要动电脑,更何况是游戏。我没有说X的名字,我这话是想对全班人说的。但在X看来,这话就是说他的。X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爸爸又特别严厉,对待他的方法有些简单粗暴。孩子性格特别隐忍,我碰到过他的父亲在学校教训他,也见过班主任批评他的时候,基本上他都是一声不吭。感觉这孩子内心一定是波涛汹涌,有时有空也找他聊聊,但“有空”又是很寥寥。这次我也发现到了孩子的表情立马就晴转阴了。可我却装作不知道,继续若无其事的上课。我似乎因为刚才的发泄心情好了很多,课堂上还有些眉飞色舞。
连续两周“有空”都没有出现,所以我也就没有找过他说过话。直到有一天下午第一节课,我去教室上课,发现门从里面拴上了,在教室门外等了好长时间门才开,是X开的。我当时黑着脸走上讲台,在一顿挖苦与自嘲下得知门是X拴的。因为上次的事件感觉对他有愧,这次我没有质问他一句话。翻篇,上课。
又过了两天,在早读课上我找他背诵,并让他带上他自己的语文书。我每次找背诵的时候都会让学生带上自己的课本,目的是想看看孩子们在书上做的笔记,以此了解一下他们当时上课的状态。X来到我身边,我好像发现他眼里闪烁着愉悦的光芒,果然,他非常流利的背出了刚上完的文言文,我给他竖了一个大拇指。但当我翻开他的书的时候,发现在这一课的位置上,被他画上了各种各样的符号,而且笔迹特别的粗,是用笔不停的、来回的反复涂出的效果,还有几个丑陋的人物画像。我问为什么上课心不在焉不听课,他脸上的兴奋顿时一扫而光,闭嘴不说。在我多次询问下,他才开口说了一句:你说我玩游戏!脑海中第一反应是我什么时候找他说过游戏的事?怎么都想不起来。忽然想起是不是电脑出问题那次?我一问,果然是。好生后悔!自己的不经意,却给这个孩子带来了这么大的伤害。明知道孩子受委屈了,却认为多大的事他自己会很快治愈。一直都有比找这孩子谈心的事更重要的事,今天我一定要亡羊补牢,心里暗暗恨自己。
其实,这几天以来,一直感觉这孩子好像在故意的做些什么以引起我的注意,包括那天在上课前的拴门。他多想我能找他,这样他就有机会纠正我对他的误解。但我却假装看不懂选择忽略,总觉得自己很忙,没空。
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无所谓会对孩子造成多大伤害。总以为自己不是他们的班主任,除了本科目的成绩,孩子的其它方面问题我们管不管无所谓。所以就常常以所谓的“没空”的借口堂而皇之的忽略这些。
从这以后,我开始关注他。每次语文课上,当看到他认真听课的样子,我都会向他微笑颔首。此后,语文课上也基本没有看到他开小差了。令人欣喜的是,上次月考语文成绩还考得非常不错,虽然不能说这个成绩是这么短时间内的突飞猛进,但至少可以说明他在语文无论是上课还是考试,态度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一天课间,我走到他旁边,看到他凌乱的课桌。这孩子不善于收拾,他的课桌一直都很乱,每天都是趴在书堆上写字,写出来的字就更丑了。我对他说:如果你能每天将书桌收拾得像XX一样的整齐,我会奖励你的!我想这孩子马虎惯了,想要改变真的不容易。第二天的语文课我一走进教室,就看到他收拾得整整齐齐的课桌,顿时眼前一亮,内心无比愉悦。好可爱的孩子!
二、用耐心,静等待
语文课程有很多需要背诵,我基本上都是将抽背任务下发给小组长,让他们自己选择合适的时机去背诵。每次任务基本都能完成得很好,但也有特别的情况就是背不会。问组长,也很无奈,说他们就是背不出来。不能再过多的给组长添麻烦,利用空闲时间我自己来抽查。其中K就是我抽查的对象之一,这孩子有些内向,基本不大与别人交流。一天,我拿起他的课本,让他背一首已经上过的诗歌,可是他站起来,嗫嚅了半天才说出一句还不够清楚的句子。再翻了一下他的书,笔记也没怎么记,有的也没记全,明显的上课跟不上。他没背出来,他显示出很怯懦的样子,害怕我惩罚他。看到孩子这样,我不忍心骂他。问:“K,你能把这首诗念一下吗?”他不太确定的点点头,我微笑着示意他念一下。念得不太流利,有几个字音还读错了。我订正之后再让他读,要好很多。我鼓励他这节早读课就把这首诗念熟,最好能把他背会。第二天,在教室里我看到他抬头看着我,脸上不是怯懦,而是面含微笑。我想他一定是背会了,我走到他身边,叫他把昨天那首诗背一下,他果然背会了。“你真棒!”听到我的夸赞他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色,坐下去,继续念书去了。我想明天他也一定能完成我今天布置的背诵任务。此刻看到他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比考到高分更让我心旌荡漾。也许这也是像张文质老师所说的“能改变的地方”吧?
有人说要欣赏一朵花开的精彩,需要给予它足够的阳光、雨露,要静待它从内部发生的变化。做为一名老师也希望自己就是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细雨,让每一棵幼苗都能长成自己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