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报高考志愿
弟弟今年高考完,让我来参考下填报志愿的事儿。我也好久没有参谋过报志愿的事儿了,找了一些在高校工作的朋友了解了一下,这里总结一下。
高考填报志愿更多的是填报自己未来的方向
现在做一件事儿,首先要明白方向,如果不知道方向,那就要终局思维。终局思维就是如果你不知道要往哪儿走,那你总清楚最后你想到什么地方。这里会有一个误区,有时候想得未必是最合适的,比如很多人在当前经济形势不佳的时候都想着能够回到家乡,但是恰恰相反,家乡的机会相对大城市是要少很多的。现代经济的发展,人口聚集才能产生服务业,才能带来生产力的释放,分工才导致了专业化,专业化才是文明的本质。所以,这里我很建议弟弟选择大城市。在当前应试教育下,完全能规划自己未来的人是极少数,那逆向思维就非常重要。如果我不知道我未来的方向,起码我知道我不喜欢什么。比如我是个很内向的人,那就开始的时候避免选择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需要和人密切沟通的专业。这么多年自己的经历,虽然告诉我很多时候不见得自己不喜欢的就是自己不擅长的,比如我曾经以为自己不喜欢数学,但是如今我发现数学非常有趣,而且在工作中刻意练习去使用微积分和概率论。但是对初入社会的同学我觉着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要逐渐去适应,不要一下子给自己地狱级的难度。这就要避免上来就挑一个目前自己最不擅长的,但是要开放心态,不一定自己现在不喜欢的就是自己不擅长的。
这里说了这么多,好像又什么都没说,因为人生是自己走出来的,年轻就意味着无限的可能。但是如果真的功利一下,说下我当前的工作的路径,是否能给年轻人一点参考,我觉着是有的。我大学学的计算机专业,毕业了之后一直也从事计算机专业,但是计算机专业成了我的一个傍身的技能,并不是我吃饭的家伙事儿。比如现在我工作中,我经常用到数据分析、用到photoshop、用到数据爬虫,但是我从来没有把这个当成我的职业,我真正吃饭的家伙事儿现在是沟通、是协调、是写汇报材料、是营销组织。从这个方面,找到一个自己能沉下心学的,把大学学习的东西当成能一以贯之的工具,这个就大有裨益了。
高考志愿填报选择城市,选择环境
无论是本科还是大专,相较于专业,城市是更重要的一个维度。因为在大学里,能够参加社会实践,一个城市的禀赋如果能和自己的专业相切合那就如虎添翼。比如我在的河南省,如果希望学习机械,那么机械和军工业非常强的洛阳就应该是首选;如果希望学习计算机,那只有省会郑州可以获得实践机会;如果希望学习畜牧业,那牧原股份的大本营南阳就应该是首选。选择一个城市更多的就选择了行业的切入。从这个角度,填报专业的一个思考维度应该是行业->城市。
最后说一下选择同学,改变一个人的最可能的因素就是环境,想脱离当前的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一个环境。而人最无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人最难脱离的也是自己的环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挑一所学校最重要了,有了这个角度,去实地去看一下,在当地感受一下这个学校的风气、呼吸一下这个学校的空气,看这个学校是不是自己想呆的地方。
希望从这些角度,能够给弟弟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