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先生读后感(重启之路271)
毛利先生是芥川龙之介的一篇短篇小说,我看完了却是一脑子混沌,作者想表达什么呢?对毛利先生的歉意?还是成年后因为对生活的理解而觉得自己学生时代那些所作所为太过分了呢?
翻了翻评论,还是有很多人发表了自己的读后感。
有人说,毛利先生或许是好人,但是教学太弱,作为教师是不合格的。
有人说,学生时代也曾经因为老师的衣着口音而看低老师,然后肆意嘲笑老师,并且不好好学习。
在网上看书又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看别人对于书的理解。古代人读书其实也喜欢看前人的注,但现在随时可以看各种各样的人对于看过同一段文字的理解。
每一段评论都是这个人根据自己人生经历产生的感慨,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可以越发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还能看到虽然不在眼前但思想与自己接近的人。
说是读后感,其实对于毛利先生这段文章本身并没有多少感悟,倒是对评论有了不少感想。
评论也是一种沟通,借看同一本书这个平台实现了读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看实体书,基本只是单方面与自己主观想象中的作者沟通。
网络看书,一定会替代实体书。实体书以后会慢慢和文房四宝一样慢慢变成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不是作为交流沟通的工具。
想到大年初一看B站拜年纪的时候,对于自己曾经厌恶的铺天盖地的弹幕也适应了,并且还当看到有人发的弹幕想法和自己类似的时候还会有找到知音的感觉。弹幕其实就是看视频之后的评论。
很早之前玩的游戏都是单机版,最多看一些攻略。后来出现网络游戏了,才明白沟通的强大。在网游中,可以交友,可以交易,已经不完全只是在玩游戏了 ,已经是一个虚拟社会。这个或许才是很多孩子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的原因,因为在这里他找到了现实中没有找到的朋友,找到了理解自己的朋友,得到了自己价值感实现的满足。
成年人何尝不是这样?看很多简书的文章都是记录了自己每天所思所想,有些甚至看起来是无病呻吟似的。但是可以找到类似的有相同境遇的人来点赞评论,可以在这里抱团取暖。
孩子在游戏里抱团取暖,我在简书里抱团取暖,呵呵,呵呵。当我们宣泄了自己的情绪之后,可以在现实中平复心情好好生活工作和学习。
想的太多了,扯的太远了。总之,我认为我还比较适应现在的网络世界,孩子也需要适应未来的网络生活。无法适应的人最终都会被淘汰,就像现在的部分老人不会使用网络购票,不会用手机显示绿码,只能寸步难行了。
孩子关着门戴着耳机不知道和网上的谁在一起玩游戏,猫在我腿上蜷着睡觉,我在阳台明媚的阳光旁边写着监视我。我们都自得其乐。再过会儿准备做个烤鱼试试,希望可以成功,呵呵。20210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