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鸡毛才是生活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01
今天写点什么?刘丽丽端坐在电脑前,一个小时过去了,文档上还是一片空白。今天发生的事有点多,到这个时间节点,思绪还是凌乱不堪。她居然有种满腹的话无从说起的无奈感。
自从她宣布自己要重新开始创作起,老公早已接过家务活的艰巨任务,做饭、洗碗,洗衣、拖地全部包揽了。站在传统女性的角度,刘丽丽心里有些愧疚,打着写作的幌子,把家务活通通扔给男人,多少有点偷懒的嫌疑。
如果仅仅只是偷懒,好歹有几个作品拿得出手,刘丽丽自然也不会那么一点内疚,没有人规定,家务活就只能是女人做吧,况且一周也就两天在家吃,多做一点也累不死人,没必要自责,心安应得一点。可是作品呢?写下的几篇文章,没一个上得了台面的,每天还在为写什么而苦恼。想到这些,刘丽丽感到有点丢人。
自己开始写作的事,眼下不只是家人知道,身边的几个同事和朋友也都知晓一二,这若是永远写不出点名堂来,脸上无光啊。面子这东西,其实不值钱,刘丽丽也明白这个道理。也时常写一点鸡汤文来告诫自己,不要太当回事,你没那个本事,人家也没那个期待,没有谁真会在意,就算某天天上掉馅饼,真让你中彩了,也就你自己兴奋一回,人家顶多来一句,没想到,她那水平,也给她写成了,走狗屎运了。瞧瞧,你没写成,在别人眼里是自然而然的事,你写成了,才是祖坟冒青烟了,都是运气。
何必烦呢?作品再不好,也是你自己一字一句写出来的,你得珍惜!想到这里,刘丽丽的心舒坦下来,人的自我意识太重要了,要不是时常给自己来一次心理建设和辅导,这几百天的日更坚持,怕是真的早放弃了。
刘丽丽想起第一次学着写小说,给自己规划的是一个长篇。主人公就是一个怀揣文学梦的青年,虽然读书不多,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仍然没有放弃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刘丽丽在写的过程中掺杂了太多个人的经历。童年生活的记忆,艰难的日子,以及无法抹出的家乡痕迹。点点滴滴,都是真情流露。刘丽丽觉得小说是把自己给感动了,但到底还是没有感动读者。断断续续写完,原计划30万字的小说,硬是在13万字时给匆匆结尾了。刘丽丽本不想那么快结束它,她还有很多构思的情节都没用上,主人公的爱情,主人公的堕落,还有主人公的回归,一个都还没用上,她哪舍得给它结束呢?还不是没办法。
第一部小说就签约了,平台上热热闹闹,只有自己的无人问津,让她没法再写下去了。她看过那些被读者热捧的小说,不是神仙就是鬼怪,每个人都在穿越,要不就是玄幻。刘丽丽只要一看到穿越,脑子就懵了。现实世界的人,下一秒就穿越到古代,比孙悟空还变得快,不可思议。她想起儿子小时候看过的《斗破苍穹》,她都没法理解,一个十岁的孩子,怎么会喜欢那样的书,事实上不理解的只是她,现实的结果是从那时起,玄幻小说一度成为流行,年青人都热衷得很。刘丽丽从那时起就知道,自己是没办法跟上潮流了。后来再看到哈里波特魔幻系列的火爆,刘丽丽就真心意识到,她不适合写小说,她没有写作天赋,玩玩可以,当不得真。写小说真的需要一个丰富的头脑,更要有想象的翅膀。自己这个呆头呆脑是写不出小说的。
“嘿,想什么呢?这么出神。”不知何时,老公王大年出现在背后。
“你要吓死人吗?也不出声。”刘丽丽收回思绪,对着王大年责怪了一句。
“我冤枉啊,是你太出神了,平常还总是嫌我走路太重,这会儿还听不到声音了。”老公回怼了一句,“你写不出可别怪我,我可是做出了巨大牺牲的。”
“你牺牲什么啦?就应该我来做吗?你给我看看,哪条法律规定了家务就得女人做,男人不要做?”刘丽丽心情本来有些糟,正好,把写不出文字的火也全发泄在老公身上,逮着机会一顿猛抨。
“算了算了,你慢慢写,我下去了,惹不起躲得起。”男人边说边下楼去了。留下刘丽丽一人在书房继续发呆。
02
刘丽丽又想起昨晚和儿子王东的一番口角,似乎应证了蝴蝶效应的威力是不可小觑的。这一天闹的,从早上起到晚上,她都没有安生过。
昨晚睡觉前,儿子说早餐想嗦碗米粉,言下之意是让老妈给他煮,还把一包现成的材料拿出来扔给她。刘丽丽顺手把一盒米粉扔得老远,当时就发脾气了。
“王东,你是不识字,还是没有胳膊?煮碗粉还要我这个有工作的人帮你?”刘丽丽白了儿子一眼,很不悦地说道。
那是盒半成品的米粉,配料都是现成的,放锅里煮一下就成,做法吃法说明写得一清二楚,大小伙子了,完全不想动手,一门心思等着父母投喂。家里食材两个冰箱都是满满的,他却天天点外卖。刘丽丽早就有些受不了儿子的懒惰。
“不煮就不煮,别冲我发火,你那点心思都写在脸上。”儿子也不满地回了一句。气氛一时达到冰点。
刘丽丽没有再说下去,否则战火就要爆发了。她心里很明白,对儿子的不满,其实并非煮一碗粉的事。儿子从小到大,在家里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她没要求过他要做这些家务,毕竟大学生也还是个学生,离开家的生活她也帮不上,在家就多照顾一点。但最近儿子在她心里的地位急剧下降,她看儿子横竖都是不顺眼,无非是儿子考研刚过国家线,与她的心理预期差太远。作为一个崇尚快乐教育的母亲,她不想表现的过于功利,但心里的不满是藏不住的。对牛高马大的儿子,骂也不是,打更不可能,就这样憋屈的发几句牢骚她都不能尽兴。
最令刘丽丽不爽的是,同事们的关心,仿佛儿子考研都成了她们家的事,那份热衷劲让刘丽丽只想赶紧让她住嘴。刘丽丽嘴上云淡风清地跟她们回应着。
“都那么大人了,他的事我不管,也管不了,我都想通了,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去。”
“哦,他就是想体验一下,哪里考得上,我们家不是读书的那块料。”
“他不想考,是我逼着他报的名,强摁牛头不喝水,这话一点没错。”
…………
刘丽丽嘴上轻松,心里却窝着一肚子火。儿子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总之不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这孩子的性格比较温顺,从小到大,听话不淘气,让刘丽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可是刘丽丽自己从小到大却养成了好强的个性,刘丽丽父亲是个重男轻女的老式家长,家里一连生了五个女儿,要不是计划生育强制推行,估计还得继续生下去,直到生下传宗接待的儿子才会结束。刘丽丽是老大,父亲骨子里表现出来的嫌弃,让刘丽丽从小就觉得委屈,难道女儿就真不如儿子?从那时起,刘丽丽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混出个人模狗样来,至少要比父亲那些侄子们强。
刘丽丽以为自己一直没有放弃过奋斗的人生,多多少少能感染和启发儿子吧,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儿子并不在意刘丽丽的那些努力,你努力是你的事,我的人生我做主,其实就是随你如何用行动做榜样,我自岿然不动。
想着王大年也算是要强的人,既没有得过且过,也没有及时行乐的想法,王东怎么就如此佛系呢?以他的聪明和心智,远不是这个水平,偏偏不愿意吃苦。都说年轻时不吃学习的苦,将来就要受生活的苦。刘丽丽当然不担心儿子的生活,可是养家糊口和高质量的生活完全是两回事,刘丽丽一路拼过来,其中的滋味自然是懂得的。
唉,算了吧,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子再怎么不求上进也是自己生出来的。平凡的孩子,承欢膝下,也算是一种活法吧。
03
清早,惦记着给儿子煮早餐,闹钟一响,刘丽丽就翻身起床了。平常不赶时间,刘丽丽习惯先翻看手机,再不慌不忙起床收拾好自己后出门。今天不行,半成品的粉煮起来不复杂,却还是要时间。王东这孩子从小习惯刘丽丽来照顾,大事小事开口就是妈,从不麻烦他爸一次。从前,儿子这样,刘丽丽还觉得有种幸福感,随着儿子马上要步入社会,刘丽丽渐渐反感起来。这么大的人,要在过去,都要当爹了,还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以后怎么成家立业。
刘丽丽心里有些怨气,不免就殃及池鱼。
“王大年,你儿子要吃粉,你起来给他做吧。”
王大年没有出声,老婆起床的动作已经把他弄醒了,他还不想起。
刘丽丽见他没反应,一脚就扫过去,“你听到没有,起床,你儿子要吃粉。”
“吃粉吃粉,与我有什么关系,自己去外面吃,大早上的,你不知道我清早的睡眠j时间很宝贵吗?”王大年一个转身,腾地一下从被子里坐起来,用近乎咆哮的声音说道,说完,两手把被子一拉没过头顶,又继续躺下。
刘丽丽想上前去扯掉王大年盖在头上的被子,她很讨厌王大年这样。手快接触到被子,刘丽丽又缩回来了,这会儿再去扯,一场战斗估计免不了。王大年平常好说话,惹毛了也会控制不住脾气,闹起来没法收拾。不光儿子吃不成早餐,自己上班都会迟到。
刘丽丽脾气也大,但什么时候该有,什么时候该无,她会拿捏得恰到好处,否则在这两个男人面前,每天都要鸡飞狗跳,生活本来就一地鸡毛了,还要硝烟不断就真没法活。
刘丽丽走进厨房,把调料包倒进锅里,很快汤就烧开了,把粉扔进去,煮散开来,装碗。整个流程下来不过二十分钟。刚才惹恼王大年,刘丽丽觉得真是自己太作了。不想给儿子做就不做呗,既要委屈自己,又要伤害别人,两败俱伤,真是自作自受。自己这是怎么啦,莫非也像那个李梅一样早更了?
王大年这个人,平常对自己还是不错的。刘丽丽想到了王大年的好。
家里大事小事,王大年都听自己的,最重要的是工资全部上缴;儿子上大学后,家务活虽然每周做一次,但王大年也没说什么,主动承担了;自己喜欢吃的,都会隔三差五地买回来。一个男人,做到这样子,在刘丽丽心目中已经算好男人了。这世道,没有谁是必须对谁好的,夫妻之间,不也得互相照顾,共同付出。
刘丽丽想起一个女同事,在家从不做饭,理由是油烟过敏。还能有这种毛病?刘丽丽觉得自己是孤陋寡闻了,但同事具体怎么过敏?有什么样的表现?她没说,刘丽丽也不好追问。记忆里,曾经还有一个女同事有家务过敏症,不同的是这个人是洗涤剂过敏。关于洗涤剂过敏,刘丽丽还是有些相信,毕竟自己每次洗完衣服也有脱皮现象,人家说不定就是指的这个症状。刘丽丽羡慕过这两个同事,命真好,一个过敏就可以不做饭,不洗衣服了。但最终这两个命好的女同事都相继离婚了,不知道恢复单身的她们如何解决这个过敏问题?
刘丽丽很幸运,也很悲催,这两个毛病都没有,不光没有毛病,身体还好得很。两个人白手起家,省吃俭用,刘丽丽作为女人,一起同甘共苦是没得话说,如今总算是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日子是好起来,还是要不忘根本,尤其是现在,人到中年,人老珠黄,男人手里也有了点钱,社会地位是不够,但社会经验总是有的,想要找个人逢场作戏没有难度。人家还能如此这般伺候,当然是念及当初一路吃苦的情意,绝非什么爱情。年轻时都没幻想过爱情这个奢侈的玩意儿,一把年纪了,更不会幼稚到他对你的好是因为爱情。
爱与不爱,全在值与不值。你值得他的付出,自然人家才会有所行动。关于这一点,刘丽丽心里拎得清,不会傻到陷入要死要活的爱里面。爱情不可能当饭吃,这是她从初中时就觉悟了的事。
刘丽丽亲戚家有四个女儿。亲戚算起来是村里的首富,女儿们个个都还如花似玉,那求偶的小伙们都围着他家转呀。大女儿爱上一个穷小伙子,家里孤儿寡母,穷得叮当响,但小伙子长得帅气,父母死活不同意,光长得好看不中用,得有一技之长,女孩却一心要嫁,就跟小伙子直接私奔了,后来生米煮成熟饭,父母也只好答应了,不被祝福的婚姻,仿佛注定就是面临失败,结婚后的柴米油盐来得更现实,据说生活中两人矛盾重重,吵到最后以离婚收场。这家二女儿就不一样,她坚决要做城里人,身边围着的小伙一个也看不上,后来果真嫁到县城,男人家里条件还不错,四姐妹属她生活最滋润。
关于嫁给爱情,还是嫁给面包?刘丽丽觉得不管选哪个都不靠谱。虽然当代婚姻不提门当户对了,但标准其实是没有改变,双方条件都相当,生活条件及思想观念都得差距不大。乡里媒婆当介绍人,首先看的就是双方的条件,差距太大的,媒婆都懒得牵线。正如张雪峰常说的那样,“ 鱼找鱼,虾找虾,乌龟配王八。”话糙理不糙,每个女人都得现实一点,心高气傲可以,得有点真本事,男人理性得很,恋爱脑通常还是女人多,男人不会被爱情冲昏头脑,女人因爱而神经错乱的不少。
刘丽丽当初找男人的标准除了要求善良正直、上进肯干外,其他无所求,不要有颜值,也不要有家产,只要肯吃苦,这社会饿不死人。穷的本质是懒,好吃懒做,得过且过的享乐分子,无论怎么帮他,都是稀泥巴抹不上墙。当初选这个男人,就是这个标准,现在看来,还是靠谱的。王大年当年,身无分文,当然,刘丽丽自己也身无分文,两个一穷二白的人走在了一起,但刘丽丽相信,他们只是暂时穷,不会一直穷。事实证明,刘丽丽是对的,王大年没让她失望。
女人始终得有清醒的头脑,这个世界谁都无法给你安全感,唯有你自己的独立能力才能创造这个条件。使自己强大,经济上要独立,思想上更要独立。女人一旦强大起来,坚不可摧就是你啦。刘丽丽每次听到某个女人因爱而神经出问题或发生自杀行为,就会恨铁不成钢,极度不理解。鲁迅先生说得没错,“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自己不爱自己,把爱别人当饭吃,那只能是不要命了,老天也救不了她。
04
两个男人都还在床上,刘丽丽去儿子房间敲门,站在门口喊儿子。
“王东,我去上班了,粉给你煮好了,快起来,冷了不好吃。”
“知道了。”王东答应了一句,但没有感觉到起床的动静。刘丽丽也不管了,走进自己房间去换衣服,王大年已经换了个姿势,头露出来,脸朝着窗那边,背对着门,刘丽丽判断不了他是醒着还是睡着,也懒得去关心,再不走自己就要迟到了。
昨天主任交待出试卷的事还没开始,下午就要组织考试了,上午还有得忙。刘丽丽不是老师,搞行政的人还每年都要出试卷考别人,不为别的,就因为一年一度的党员发展又开始了。刘丽丽也很苦恼,最大的难题是要求进步的人员多,而组织分配的指标又非常少,对于党务部门来说,是个考验。各个单位都是优中选优,择优推荐过来的积极分子,选谁不选谁还得有一个标准。领导想出来的解决方案有三个程序,先审查档案,资料不齐全、有问题的不予接收,先筛掉一部分;第二步根据合格档案人数,再平衡指标,让各单位自行再筛一部分;最后一个绝招就是考试,按分数排名取数。
刘丽丽从小学考到大学,当然知道考试这个东西还是公平的,是唯一能公平检验学习效果的最好工具。就算是有误杀,也不会很冤枉。刘丽丽接到任务,亲自出题。这次考试领导不让负责具本事务的人出题,就是要求保密,刘丽丽作为管理人员,这个原则是能把握的,领导也相信她。
30多人的考试,只取十个名额,也要让这些人感受到组织方的重视,试卷必得有一定难度和水准。刘丽丽加大了题量,分值也设小了,若没有全面学,不可能拿到高分,题目呢。一切准备就绪。刘丽丽打印一份试卷送领导审核。
“柯总,这是试卷,您看一下。”刘丽丽递过试卷给领导。
领导接过去,眼睛盯着后面的简答题看了两遍,没有提不同意见。
“可以,你要严格保密,谁都不能透露。”
“好的,您放心。”刘丽丽坚决地保证,这个问题上,她绝对做得到,否则,领导也不会让她来出题。
当晚刘丽丽的电话被打爆了,但她一个字没说,让打路者去找领导。
刘丽丽相信,就算找领导,也最多40分。刘丽丽观察过,柯总只多看了两眼后面的大题,满分40分嘛,其他并没关注。刘丽丽也知道,这种情况下,想要打探消息的一定不少,谁托了谁的关系来找,必是不能少的,领导要照顾谁由领导定,反正她绝不牺牲自己的工作原则。
结果在刘丽丽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考完刘丽丽加班阅卷了,分数一出来,她就发现了端倪,大部分简答题都做得不错的,基础题并不好。别人看不懂,刘丽丽心中却有数,果然领导是敌不过人情。
一场简单的考试,参考人员首先想的不是如何提升水平,扎扎实实地去复习学习,一门心思都是歪门邪道。这世道,要求进步都是浮在表面,也许,只是求一个政治资本。
这样的发展如何出有战斗力的队伍?自己辛苦出题组织考试意义又何在呢?
05
刘丽丽为这事生了会闷气,不过比起李梅送给她的“礼物”,这还真不值得生气。这一天过得真是精彩,看来起早了真容易碰到鬼,刘丽丽不禁苦笑起来。
下午,阳光又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天像蒙上了一块灰布,暗沉沉的,像极了那一刻刘丽丽的心情。
对于性格直爽的人来说,最可怕的就是喜欢跟朋友推心置腹。喜欢谁,把谁当朋友,然后跟他无话不说。刘丽丽就是这种人,她自己也很清楚,这样不行,吃了多少暗亏,硬是改不过来。只能安慰自己,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就是这么个直肠子。
刘丽丽的心情阴郁,还是因为李梅闹的乌龙惹的。
想起那一幕,刘丽丽是又好气又好笑。气的是自己活到一把年纪,还那么沉不住气;笑的也是自己活到一把年纪,还那么看不破。一点小事,就有情绪;一点破事,就要挂怀。实在跟吃过的盐和走过的桥不对称。刘丽丽摇摇头,给了自己几个反思,还行,自我觉醒还保持着,再误入歧途也不会太远。
李梅跟刘丽丽一直很要好,就是那种比别人要多说一些知心话的那种。俩人因啥结缘,刘丽丽没有太搞明白。李梅在建筑公司做工会工作,能说会道,为人比较热情,热衷过小资的生活。刘丽丽呢,天生比较笨,说话直来直去,在保险公司做财务工作,做事严谨,生活简单,但为人也比较热情。按说这俩人之间差异还是蛮大的,共通一点就是都比较容易接纳他人,不是过于内向的人。
两人单位同是总公司的下属企业,一次三八活动结识后,成了朋友。后来两人又不约而同调到了总公司,成了真正的同事,彼此好像更加亲密了一些。至少刘丽丽心里是这么想的,她在总公司没有一个贴己的同事,跟李梅就算是好朋友了。
下午才上班,刘丽丽因为工作上的事与李梅的老同事王青在沟通上有些不畅。
刚挂完电话,李梅进来了,看着满脸不悦的刘丽丽,笑问道,“怎么啦,一脸的不快,谁惹我们丽丽姐生气了。”
刘丽丽见是李梅,也就没有掩饰,直接把与王青的小不快说了出来,“没什么,刚才有个事跟王青沟通,她却跟我拿腔拿调的,真让人受不了。”
其实也没那么受不了,也许王青今天心情不太好,平常她也不是那种调子高的人。只不过正巧李梅进来,刘丽丽又当她是个好朋友,也就随口吐了句槽。
李梅一听,比刘丽丽还生气,“什么鬼,她还敢跟你起高腔,好歹她也比咱们资历浅点,要懂得尊重人吧。”
“算了,没什么,可能话赶话吧,也可能事多,顾不过来。”刘丽丽不想在背后议论人,赶紧圆回来。
“就你善解人意,她那个人是那个样子,两面派,领导们都喜欢她,同事们却不买她的账。”李梅继续说着,似乎对王青有些不满。
刘丽丽没有搭腔,同事之间,最忌讳背后论人短长。虽然两人关系不错,聊不痛不痒的事可以,这种是非还是免谈才好。
李梅走了。
很快,刘丽丽的微信上收到一条信息,“刘丽丽说王青跟她拿腔拿调。”
看到这条信息的瞬间,刘丽丽懵了,但马上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刘丽丽只是没想到,自己的担心这么快就灵验了,李梅回办公室就把刚才跟自己的闲谈立马与别人分享了,只是她太不小心,居然发给了当事人。
看着那条信息,刘丽丽的心起了巨大的波澜。跟李梅吐槽后的那一秒,她已经后悔了,但还是没想到是这样的场景,像看电视剧一样。
李梅也很快就发现自己发错对象,撤了回去,可惜刘丽丽已经看到了。
“放心,我是想跟我最好的朋友说的,她不是总公司的人,只是比较关心王青的事。”李梅解释了一句。
刘丽丽本想装着没看到,但一想到李梅点名带姓的把自己出卖了,心里不想假装,也回了她一句。
“没事,下次分享时不要提名带姓地说。”
李梅没有再回复。她比刘丽丽聪明,再解释本来就是多余。
关于人性,人到中年,刘丽丽当然是多少懂一点的,但识人上面,她失败得很。傻傻的相信李梅,曾经一起闲扯过很多事,有没有被李梅下过套,她已经不记得了。印象中,关于王青的事,李梅是比较关心,看来李梅跟王青之间,关系有些复杂。
刘丽丽长嘘了一口气,强迫自己不要再去想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今后呢,远离是非,更要远离是非人。亲历这个真相,刘丽丽明白了一个道理,职场没有朋友,只有同事。任何时候,少说话,你就安静了,不说话,你就对了。所谓的亲密关系,不过是一场热闹的逢场作戏,你当了真,你就输了。
写下这些话,刘丽丽决定翻篇了。自己的错误已经反省过了,也不能让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朋友,又要少了一个,也许,原本就不算朋友!
06
下班后,刘丽丽决定先去跑步,这一天下来,糟心的事真不少。
没有什么烦恼不是一段长距离奔跑不能解决的,随它什么烂人破事,都可被风吹散。当你跑起来,耳边真的只有风声,其他的,都会无影无踪。这些体会是刘丽丽跑步三年来的感受。
打小起,刘丽丽吃得苦耐得劳,不服输不认怂,唯独跑步这件事,让她心虚害怕。体育课若有跑步项目,她宁愿上自习。从初中起,大多数时候刘丽丽都会如愿,主科老师对体育课多有觊觎,轮番来抢,也怪不得老师们吧,谁让音体美三门就这体育一科还能苟延残喘地活下来。
人到中年,刘丽丽却开启了跑步生活,这点是她始料未及的。当然,这得感谢她的老同事老莫同志。老莫是个跑步先行者,一直身体力行的倡导长跑,自己跑不算什么,带动身边人一起跑就值得佩服。老莫跑步有口皆碑,每天跑,风雨无阻。群里60多号人,在他的带动下,一半人都跑起来,刘丽丽就是其中之一。不过,有句话说得好,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无论老莫怎么动员,还是有一半的人动不起来。
刘丽丽吧,最不擅长的就是拒绝别人,尤其是这样为你好的事。当老莫在群里动员时,刘丽丽视而不见,不予回复。可老莫不是一般人啊,人家直接单独电话游说。
“丽丽老妹,我做了个跑步月打卡接龙,你报个名支持一下,目标随你定。”
“莫总,我可能不行啊,我从来没跑过。”刘丽丽说得有些婉转,内心其实是不想跑的。
“没关系,不跑你就走,散步总是没问题吧。”老莫仍然坚持,但降低了标准。
话说到这种地步,刘丽丽只有一个选择:报名。弱弱地填下20公里,便正式开始加入跑步队伍。这一跑让刘丽丽被自己吓倒了,从零基础起步,三个月就入围半马圈,直到现在,三年过去了,还混迹在跑马队列里。原来,有些事,不是做不到,只是不想做。
沿河观光带的灯光很炫,河水却很浅。这条河南北贯穿几十公里,上游接壤哪里,下游汇入何处,刘丽丽这个地理一塌糊涂的人妥妥分不清。不过不影响她在这条河道边来回奔跑。自从大众热衷起跑步后,这个城市的跑道多了起来,而且极具鼓舞性,刘丽丽所在的道路即是如此。每隔百米均有标注,时时提醒你征服了多少距离。道路上均匀地画着五颜六色的脚印,仿佛是跑者在循着自己的足迹前行。白天体验不太出来,到了晚上,旋转投射的灯光洒落下来,星星点点,上一秒是星空灿烂,下一分钟又是海底世界,不同的光图变幻多样,很美。在每座桥连接处,那光变成长线,一束束缠绕飞舞,灵动中带着几分妩媚,让人感觉置身于一个有几分暧昧的露天舞场里。
通常沿河朝南跑完五公里,刘丽丽就折返跑回来。今天刚刚打道转弯,刘丽丽的手机响了,是个陌生来电。
“喂,您好!”刘丽丽接通了电话。
“丽丽,你在干嘛呢?”电话那端传来安南有些兴奋的声音。这个老同学,一直就是风风火火的性子,是个想到什么就马上去做的行动派。刘丽丽才听出她的声音,就想到后面一定有什么事。安南不属于感情细腻类型的女人,有事就联系,没事就断联,但你有什么找她帮忙,总是二话不说,竭尽全力。
“丽丽,你家儿子找女朋友没?我们邻居周红有个漂亮丫头,托我给物色个男孩,我就想到你们家王东了。”果不其然,安南在电话那端劈里啪啦的接着就说出了事由。
“哦,他那样子哪有女孩子看得上,天天在家足不出户,都快变宅男了。”刘丽丽一讲起儿子,情绪又上头了,对着安南数落起儿子来。
“行啦行啦,你家王东很不错啦,你别在那里没事找事,在我看来就是凡尔赛。”安南打断了刘丽丽的话,语气更加兴奋起来,她那热心肠的个性几十年有增没减,接着又道,“最好是没有,我这里有现成的好姑娘,你感兴趣不?”
“你说得真有味,我感兴趣有毛线用,你还想让我给他来一个包办婚姻不成。”刘丽丽心里惦记着跑步的事,只想快点挂断电话。再说也是事实,儿大不由娘,何况还是婚姻大事。也怪不得刘丽丽不上心,谁让她有先天的优越感了,儿子虽比上不足,但比下绰绰有余。家里条件不差,儿子长相也不赖,还这么年轻,别说儿子不着急,就是她这个当妈的也一点不着急。
“唉,你这个女人,儿子的事也不关心?还是你知道自家儿子不愁娶,所以稳坐钓鱼台?”安南再粗枝大叶,也觉察出了刘丽丽的冷淡,语气里便有些不悦。不过是牵个线的事,听听人家条件再看看嘛,千里姻缘一线牵,说不定俩人有缘呢?这个刘丽丽,怎么越老越不近人情了。
“你别生气哈,我这不是最近也在生儿子气吗?考研也没考上,工作也不找,就他那样,马上就要开始啃老了,别害了人家姑娘。”刘丽丽眼见安南有些不高兴,忙为自己解释起来,今天不听听这姑娘的情况,估计这个老同学真要生气了,“你说说看,那姑娘什么情况?我回去后问问王东的意思。”
“就是嘛,你多个选择也不会错。那姑娘现在大连海事大学读大三,比你家王东小一岁。小姑娘很优秀,长得也漂亮,工薪家庭,条件不差,配你家王东我看是没问题的。”安南在电话里介绍起女生的情况,刘丽丽听着也觉得条件真不错,有点小心动。
“不过,有个情况要跟你讲一下,周红在女儿大一那年怀了二胎,现在有个一岁的小儿子。”安南补了一句,怕刘丽丽有想法,又再补了一句,“你放心,她们家家底不差,说了不会让女儿管弟弟的。”
“你说不管就不管,以后的事谁说得清。”刘丽丽在心里嘀咕了一句,没有说出来。
电话是个陌生号码打过来的,说不定那个周红就在边上听着,八字没一撇的事,没必要说些不好听的话得罪人。
“好的,我回去跟王东沟通一下,听听他的想法,要没别的事,我先挂了,还在跑步了。”刘丽丽中规中矩地回应了安南,也表明了态度。她确实着急了,跑了一半,这会儿歇下来,身上都冒冷汗了。
“行,你先跑步吧,回头我把女生的照片发给你。”安南说完挂了电话,再见都没说。刘丽丽也不理会,安南就是这种个性,大大咧咧惯了,做事干脆利落,她想要做的事,也容不得别人反驳,得顺着她。这种强势劲,刘丽丽不喜欢,但安南有她的优点,善良,正直,乐于助人,直肠子,没有坏心眼,刘丽丽喜欢跟这样的人打交道。两人没有利益冲突,无关紧要的事,强势就强势,不重要。
但今天这事,刘丽丽不会领情,如果姑娘没那个小弟弟,也许她还真会跟儿子聊聊,但现在,她打算不提一个字,别说儿子,谁同意她都不答应。
工薪阶层,再家底不差也好不到哪去,刘丽丽作为工薪一族比谁都清楚。安南说的话,她不由得在心里揣测起来。大丫头21岁了,那个周红至少也有40多了,孩子小学没毕业她可能就要退休了。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哪里来的那么大胆量,年纪一把了,还要二胎,儿子有那么重要吗?要是万一有个三病两痛、三长两短的,这不是给大女儿生个伴,简直就是生个麻烦。
刘丽丽想起看过的一部电影:《我的姐姐》,剧中的张子枫饰演姐姐,弟弟五岁那年,父母出车祸双双离世,姐姐正处在实习期,根本顾不上弟弟,一心想要把弟弟送人,影片结局是姐姐留下了弟弟,俩人相依为命一起生活。
天啦,不敢想。要是真的发生了电影里的那一幕可怎么办?刘丽丽心头一个悸动,身上一个激灵。她加快脚步,提速往前跑!
07
这乱糟糟的一天,刘丽丽终于在日更标题处写上:《一地鸡毛才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