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夫妻百事哀
![](https://img.haomeiwen.com/i23707040/acd45c86f1bde64a.jpg)
自从少年为我分享“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来源和深意,这句话就一直深植于心。避免这种感觉被岁月蹉跎,我便将其显化于便签张贴在电脑旁,心想有一天积攒多了同类型的诗句好来个大联欢。可是吸引力法则一直未见生效,便签纸的粘性已经消失不见,从电脑上翩然落下,被我所以摁在柜子上。每次整理资料都会瞄上几眼,脑子里自动浮现出元稹思念妻子的模样,心中一阵发酸。
没文化,真可怕。“贫贱夫妻百事哀”,一直被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关系在贫困状况下出现的困难和悲哀,作为解释夫妻之间不睦的遮羞布以及谈婚论嫁时对双方经济实力要求的幌子。这句话是从什么时候被如此解读的,无法追溯。可是传递的那种夫妻因为贫困,事事不称心的难处似乎被世人全然接受。殊不知,其实这是对元稹原意的错误理解,甚至可以说完全偏离。
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元稹写给原配妻子韦丛《谴悲怀三首》中的第二首,全文为: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韦丛,是当时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女儿,二十岁时下嫁元稹,当时元稹尚无共鸣,两人婚后很是贫困,然而韦丛毫无怨言,两人情深意笃,不幸的是她在二十七岁时留下五子一女。她离去后,元稹为她写下不少诗篇,除去《谴悲怀三首》,还有《离思五首》《留念春遣怀八手》等等,其中元稹最著名的诗句“除却巫山不是云,曾经沧海难为水”就出自《离思五首》的第四首。
目光回到元稹的“贫贱夫妻百事哀”,他在诗中表达的是对妻子的思念,这种思念不是只有夜深人静时才悄然浮上心头,而是在日常生活如影相随。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为了避免睹物思人,他将妻子穿过的衣服送人;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保存起来却不忍打开。也许,他想通过这种办法封存对妻子的记忆,却显示出他无法摆脱和遗忘与妻子有关的一切。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仆人,同样会勾起自己的哀思。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里就去给妻子送钱去了。这是元稹一直无法忘怀妻子跟着自己吃了七年的苦头,也是元稹如此思念妻子的一个深层原因。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这是元稹的想法也是他心中对妻子无法解开的一个结吧。
阿淼写于2024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