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之精神

2023-05-08  本文已影响0人  筱笑盈盈

文/筱笑盈盈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菊之精神峥嵘起,
高洁操守永流芳。

1.山洞诵读

在长江三峡的巫峡和西陵峡之间,有一座名叫秭归的小山村。

小山村山清水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村庄四周青山绿水环绕,到处都种有柑桔和脐橙,给人一种甜蜜和亲切感。

在这个如诗如画的小山村的后山上,有一个山洞,山洞里可美啦!

婀娜多姿的石柱、石笋和石钟乳,在虚无缥缈的雾气中亭亭玉立。

晶莹闪亮的水滴顺着石钟乳尖,一滴一滴地慢慢坠落,叮咚之声,犹如珠落银盘。

在几处石峰中,还长着一蓬蓬叫不上名字的奇花异草,还有那些野菊,也顽强地从石缝间破土而出。它们静静地开放着,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仿佛在告诉人们,我们是美丽与顽强共存的。

这天,放学后,屈原背完书走出学堂,他并没有往家走,而是来到了后山那个山洞里,

他在洞里一块青石上坐了下来,随手掏出一卷竹简,低声吟咏起来。

这一段时间,他放学后每天都会来这里吟咏。家里人见他最近总是放学迟迟不回家,心生疑虑。

姐姐女媭问他缘故,他总是神秘地笑笑说:“我现在谁也不告诉。你们放心吧,反正我不会去干坏事的。”

女媭终是不放心,虽说弟弟屈原自幼聪明好学,在学堂里深得老师的赏识。

但放学后经常迟迟不见回家肯定有缘由,她想弄清楚才能踏实。

所以,今日她在学堂放学前先赶到,躲在一旁树荫下。

当屈原走出校门时,便悄悄地跟在了后面,一直跟到了后山的一个山洞里。

女媭站在洞口默默地倾听着。她仿佛跟着弟弟一起,一会儿来到了洞庭湖畔的渔翁、蚕女中间,一会儿又来到了九嶷山上的樵夫、猎人中间……

女媭听得如痴如醉,直到夜幕降临,洞内一片朦胧时,她才轻轻地唤了一声:“弟弟”。

“谁?”屈原正沉浸在诗文的美好中,突然听到声音吓了一跳。

当他瞪大眼睛,看清是自己的姐姐站在洞口时,连忙笑吟吟地迎上前去:“姐姐,我读的都是咱们楚国的民歌,美极啦!”

“嗯,是很美,姐姐也喜欢,可你为何要来这里吟诵呢?”姐姐温和地问他,抬手轻轻拂去屈原头上的一片花瓣。

“主要是老师不许我们在学堂里诵读它,没办法,我就……何况,姐姐你看,这里好美呢,美诗不应配美景吗?”

“是是是,美诗配美景,那也得对家里说一声啊。”女媭责备了一句,便拉着弟弟的手一块儿走出了山洞。

屈原在山洞里读书的事很快就传开了。

他死后,故乡人民为了纪念他,就把后山的这座山洞取名为“读书洞”。

2.《离骚》登场

秋高气爽,菊花盛开。在秋风吹拂下,几人来到山间,其中一个人手捧着一瓶菊花酒,他便是屈原。

山里遍地都是迎风挺立的野菊花,山风吹动了菊花的花瓣,每一朵都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屈原蹲下来轻轻地抚摸着花瓣,思绪飘向那些年的岁月。

……

朝堂上,官员们穿着朝服,向楚怀王行礼后分开退至两旁肃立。

屈原也身着官服站立官员队伍中,此时他二十有余,深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楚怀王身着龙袍端坐在王座上,正认真听取官员们汇报各地的情况。

随后,屈原进谏:“臣以为自吴起之后,国力锐减,百姓饱受战争之苦,民不聊生,国家急需改革,明君贤臣共兴楚国。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国君首先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享有国家。选贤任能,罢黜奸佞。对内修明法度,对外联齐抗秦。”

楚怀王开口:“爱卿所言极是,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改变楚国的政治和社会的现实,使楚国强大起来。”

楚王举起了手中的玉笏,示意议事正式开始。他沉声说道:“今日的议事主题是关于屈爱卿的变法主张。此乃利国利民之举措。他的变法主张是否可行,现在需要大臣们进行深入的讨论。”

听到这样的话,朝廷的大臣们有的点头表示同意,有的则沉思着。他们已经听说过了屈原的变法主张,但是却并未深入的了解过,只是觉得似乎有些不切实际。

楚王问起了大臣们的看法,最先发言的是楚国的大将军。他说:“屈原的变法主张,对于楚国是否可行,还是需要进一步的了解和验证。但对于事关国家的大政方针,必须尽快做出决策,楚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臣建议让屈原再仔细斟酌,然后做出决策。”

随后,有一位贤士也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说:“屈原的变法主张可以说是与时俱进,虽然在现在看来有些激进,但是也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臣认为,只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会将其理论变成实践。”

大臣们都纷纷议论,各抒己见。

楚怀王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作为君主,理应让楚国强盛,确保国家繁荣昌盛。屈原的变法主张,是否可行,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去考察。但众爱卿应该积极探索其中的可行性,为楚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终,楚怀王下旨意:屈原的变法主张深得民心,将其作为国家的大政方针之一推之。

“屈爱卿,此事由你负责推行。另外不谷甚是喜欢爱卿音乐,可否为之一曲?”楚王说。

屈原领旨:“臣遵旨!”

“退朝!”

屈原留下为楚怀王创作诗词,此时,他目光坚毅却又深邃。

他凝视着窗外的景色,沉思良久,然后开始拿起那羽毛笔,紧握住,犹如握住了他对国家、未来的不屈不挠的执着。

……

战国中后期,湘水奔流,屈原携长篇诗歌《离骚》登场。“浪漫”自此涌向文人笔尖。

《离骚》一经问世,立刻引起了轰动。

“来来来,喝酒!”众友人向屈原吆喝一声,打断了屈原的沉思。

大家围桌而坐,推杯换盏,几杯菊花酒入肚,一友人说:“屈兄,你的《离骚》真是千古一绝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此句深得我心呢。”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屈原也边喝酒边自吟。

“屈兄,你为了心中追求的东西,多少次死亡也不惧惮。又或是前路无望、所求渺茫,亦不曾有片刻动摇所以才写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此之绝句。你如此为国为民,一片赤诚之心,余等十分之倾佩!”

“屈兄不必气馁,不必灰心,你在灰败的境遇还能涂上瑰丽色彩:‘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人穷志屈又如何,你要令凤凰翱翔,看云层掀空,让斑斓奇景充耀天际。妙哉妙哉!”

面对友人如此夸赞,屈原既感激又惭愧,起身深深作揖礼拜:“鄙人不胜感激,无以为报,独饮酒一以谢诸位之恩情!”说罢,端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屈兄你活在富饶的精神世界中。哪怕身处寒窟,哪怕遭受朝廷无穷嘲讽,哪怕后人不解,以为你脆弱又自恋。那又如何?”

“多谢各位抬爱,在下甚是感激,一定不负众望!”屈原在众友的支持鼓励下,终是继续奋笔疾书创作诗歌。

3.理想幻灭

楚怀王听信谗言,疏远了屈原。但屈原没有计较,还和往常一样就国家大事向楚怀王进言。

楚怀王不但听不进屈原的忠告,还撤了他的职,让他去当三闾大夫,管些无关紧要的事。

由于屈原极力反对新朝采取的战争政策,主张和平,倡导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变法改革,怀抱深远理想。

屈原的思想和政治理念不被新朝所认同。这些看似美好的理念被新朝视为反对派。

屈原的忠诚和担忧并没有得到楚君的重视。相反,楚国内部的权力斗争越来越激烈,屈原被迫离开了楚国,流落到了他的故乡。

几经漂流,理想却逐步幻灭,此后楚怀王中计被囚于秦国,君臣多年心血更是付之一炬。

不久,屈原听闻楚怀王被秦国劫持、死于他乡的消息,悲愤交加,写下了《招魂》一诗。

这时的楚国,太子横登上了王位,即为楚顷襄王。顷襄王重用兄弟子兰和靳尚。

屈原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之后更被永久族迁、流放至边地江南一带。

至此,屈氏一族,楚国唯一历任春秋四大氏族与战国三大氏族而不倒的大族,就这样受尽委屈,落魄退场。

如今的屈原,虽然四处流亡,但他依旧笃定地守护着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岁月的沉淀让他的面容慈祥而略显苍老,但那份坚定的眼神,却是年轻时拥有的强大斗志的积淀。

在山清水秀的故乡,屈原邀请了几个好友,再次来到山中共同饮菊酒,品尝着这美丽的景色,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轻风吹来,一阵清香扑鼻。举目一望,是山菊花又开了!

一丛一丛、一片一片,铺满了山坡。野菊没开花时只是一丛丛草,而一旦开放,却繁花似锦。

他喝上一杯菊花酒,突然感觉到心旷神怡,仿佛重获自由。

在故乡,屈原继续写诗,他的作品被称为“楚辞”,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他的作品中透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关怀。

尽管屈原的生命经历充满着苦难和悲痛,但他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动地表达了对生命和爱的追求,传递了人性的情感与智慧。

随着时间的流逝,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作品日渐成为楚国人民所喜爱的,他创作的曲调和旋律流传了开来,成为了一种国家的文化符号,也被记载到了历史的长卷之中。

4.千古绝唱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转眼间到了公元前278年。

此时,呼啸的山风渐渐将菊花吹走,这似乎也在预示着美好时光的结束。

屈原流放的那些日子里,并没有使楚国内部的斗争得以缓解,反而更加恶化。

他每天都为楚国的凋零和楚国的没落感到悲痛和自责。

回想三四十年前,在楚怀王带领下,成为了战国最强的楚国,如今竟生生走到了穷途末路的一步。

屈原心如刀绞,心灰意冷,他手捧菊花酒,除了饮就是吟,他越发感觉悲切,为国为民悲切!

他似乎看到了楚国的最终下场。

没错,趁楚国朝廷昏庸,秦将白起率虎狼之师漫山遍野地涌入楚地,两年间势如破竹,最后竟连首都郢都也失陷,都城内的楚国先王之墓尽遭焚毁。

最终,楚国被白起所灭,楚庄王自杀身亡。屈原听闻楚国灭亡,虽是意料之中,但仍然经不住这沉重一击,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后世之人不加多想,自然难以体会其中不可再苟忍的痛与悲。

那时,谁能想到,命运不曾垂青于屈原,在废寝忘食地写作了近五个年头之后,他最终投江而亡,给后人留下了千古绝唱的《离骚》和不幸的故事。

他就像打自己脸似的以投江告终。荒诞背后,谁又能体会到在他心中,自己千万个无所谓,国家一丝一毫都不可辱。

无论如何,屈原以赤子之心走完一生。滔滔江水流,而他不再孤独。五月初五,原是民间进行图腾祭祀的古老节日,两千年来百姓却为了他,演化成了专门纪念他的端午节。

尽管屈原始终没能亲眼见证楚国的崛起和华夏的发展,但是他的思想和文化理念却深藏于汉土和中华文化之中,影响了数千年来的文人士大夫,成为了中华文明传统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华诗祖”、“辞赋之祖”、“香草美人”千古流传。

青青菊花秀,精神与日俱。

岁月不可追,延年殊未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