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故事想法成长励志

一枝紫藤出墙来

2019-04-22  本文已影响0人  有爱不觉岁月寒

这是小学校的围墙外一条小巷,上学放学两个时间段熙熙攘攘,接送孩子的家长用各种交通工具,用各种行为和姿势,把这条小巷填得满满的,他们把他们的珍宝,从一个笼子装到另一个笼子里,每天乐此不疲。下午来早了,就早早地占据有利的地形地势,静静地等待。

靠近小巷的学校的围墙,原本是半开放的围墙,一个个粗壮的柱子,中间是铁栅栏,透过铁栅栏可以看到校园风景:靠近围墙这边有一一片青葱的竹子,拐角是一座紫藤架,紫藤架旁边是一个车棚,稍远处是贴着瓷砖外墙的四层教学楼。透过半封闭的围墙,春天里我们可以看到一根根竹笋穿着黑褐色的衣服,昂首向上,打扫卫生的小朋友,会叽叽喳喳地围着竹林,点数着竹笋的数量,会和竹笋比高高,这些小朋友,是值日生负责洒扫这片小花园。紫藤花开的时节,他们在花香中,挥洒着扫帚,时不时把大扫帚夹在腿下,像拥有哈利波特的飞天扫帚那样激动,女孩子会不忍踩踏花瓣,蹲下身,捡起地上的紫色花瓣,抬头看青枝绿叶和成串成串的紫藤花穗把水泥柱子和水泥花架装饰得雍容华贵,一时间竟忘怀了周围的一切。

自从围墙被砖头砌筑,又抹了细沙白灰之后,这些景象就再也看不到了,只有那密密麻麻的竹叶,在围墙的上面形成了绿色的屏障,在风中婆娑。据说那年暑假,学校里发生了安全事故。

沿着围墙走,走过路过的人脚步匆匆,再也不会停留,即使偶尔听到若有若无的童声。

现在这个围墙边摆了几个摊子。

一辆婴儿推车,竹子的材质,钢圈裹着橡胶的四个轮子,是老古董了。车里没有坐着孩子,坐着一袋一袋的胡柚,透过网袋的网眼,是圆滚滚的黄色。卖胡柚的是住在附近的退休老人,趁着学生放学,家长接孩子小巷人流不断,临时从不远处的家里的储藏室里推出几袋胡柚叫卖。看他清清爽爽的样子,不像是做生意的人,闲聊中得知确实不是。他说自己有退休工资,这只是帮老家的亲戚推销一点自己家种的水果。现在生活水平高了,大多数人讲究进口水果生活品质,便宜的胡柚逐渐被冷落,常常滞销,白白浪费了大量的人工人力物力。许多农民宁愿外出打工,任凭胡柚烂在地里。但亲戚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无法外出打工,胡柚是他的一笔收入。想想自己闲来无事,帮他推销一点,能帮一点是一点,想想无公害的便宜的水果总有人识货。一袋20块钱,一个月来也卖了不少。老人说着颇有些自得。“你这是老有所乐呀!”“你倒是帮了他大忙了!”有买过胡柚的老人啧啧称赞,夸胡柚水分多甜味浓,20块钱很值。于是有需要的人,纷纷掏钱,一车胡柚一扫而空!

老人推着竹子推车回家去,他向前走,夕阳大方地给他的背影镀上了金边。

他说,明天再来,大家说,好,明天我们等你。

还有一个小小的便民补鞋摊子。一个小马扎上坐着记系着大围裙埋头忙碌的师傅,一个简陋的修鞋的机器,几条破旧的有历史的凳子,分明是别人家里淘汰下来送到垃圾站的,一大块大塑料布,上面铺展着各种鞋底,鞋跟,车胎皮,针线,散落着剪刀锤子等工具。

时不时有人拿鞋子过来钉个后跟,补个胶,轧下线,收费低廉,几块钱而已。有些大妈,走过来就坐在凳子上脱下鞋子,脚踩在塑料布上等着,等师傅把鞋子修补好。“不是买不起新鞋,这鞋子,脚感好,穿了几年服服帖帖的,比布鞋还应脚。本来,扔到垃圾桶里也不心疼,大师傅这一拾掇,穿着买菜散步,舒服着呢!”“我也喜欢穿旧鞋!”旁边有阿姨马上应和。是啊,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到了一定的年纪,是应该云淡风轻,追求生命的真实的感觉,而不必在乎别人的眼光,不然活得就会太累太累了。

当然这个补鞋摊子,也有一些年轻的顾客,他们去过街上高端的鞋吧,更真切地感受到这个鞋摊的亲民。忙碌的他们没时间等待,会在上班的时候直接把鞋扔在摊上,下午下班才来取回,那时昏黄的路灯下,静静等待的有补鞋师傅,还有他们重获生机的鞋子。

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琐碎平庸的日子里,多少人匆匆又汲汲,在追逐中渐渐地迷失了自己,迷失了童年的诗意,迷失了浅淡醇厚的快乐,听不到自己内心的声音,甚至失去了生命的激情。蒋勋先生听从内心的召唤,在池上这一处乡村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捡拾起曾经在内心住着的诗句和灵性,找到安顿灵魂最好的故乡。

今天,在这个普通的小巷,一个不起眼的水果摊,出售的是低端但甜蜜的的胡柚,召唤着善良和爱意;一个简陋的补鞋摊子,修补的是一双双承载很多而衰朽的鞋子,也修补了一颗颗不华丽但热爱生活的坚固的心。这样一个最接地气的地方,溢满着牵挂,慈爱和善念。

我隐隐听到了下课的铃声,灿烂的童声,孩子们要放学了,那雀跃的身子,正向我们奔来。我隐隐闻到了一股幽香,抬头我看到了围墙上有一抹紫色,一枝紫藤出墙来!细长的藤蔓,点染着生硬的墙头,探头探脑。我知道在这堵围墙的后面,粗壮的茎蔓蜿蜒屈曲,如虬龙,繁密的串串花序悬挂于绿叶藤蔓之间,迎风摇曳。

紫藤素来是淡雅之花,她在苏州园林里珠光宝气,她在菁菁校园里馨香高雅,她在国画大师的水墨画里,在文人诗客的笔下,她散发紫色的高贵的气息。

她灿若云霞,她把水泥柱子都染成了紫色。2019/4/22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