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完结)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二一四)临证谈三仁汤的主治

2022-09-18  本文已影响0人  火帝养生

我们前面讲了湿温病,罗列了一堆表现,不能用下法,不能用汗法,也不能用润法,那么,什么叫湿温病?

在《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一条:“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

湿温病,吴鞠通给了我们一个概念,我们简化一下就是湿热为患之病,长夏初秋多发,但是,在前面他又说了,长夏初秋冬日同法。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湿温病是湿热为患的病变,长夏、初秋多发,但是,其他季节也能见着的这么一组病变,而三仁汤治疗的就是这一组病变,以湿热为患的病变,长夏初秋多见的这么一组病变。

而三仁汤主治,临床表现我们把它归纳一下,就是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者。

我们伤寒研究得多,温病研究得少,对这一组病,可能研究得更少,而我们现在在临床上,湿热的病人见得特别多。当然有外感的,有内伤的。而临床上善于治湿热病的医生不多。这一组病证越来越多,而善于治疗这一类病的医生相对不多。

三仁汤的表现,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软,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我们可以这样倒着想一想。如果我们从伤寒的角度或者我们伤寒金匮的角度去思考,这一类病证,能够归类到伤寒金匮里面的什么方证上?

有一部分伤寒学家找到了,此即湿遏热郁的风湿表证,正宜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取微汗为治。那么,我们倒回来再思考,这个病证用麻杏薏甘汤能不能治?或者用麻黄加术汤能不能治?能的理由和不能的理由是什么?其实,我们中医进步的过程,就是在这种方证和方证之间鉴别的过程之中进步的。

我们来复习一下麻杏薏甘汤证。《金匮要略浅注》痉湿腡病脉证治第二

第十四条: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细者,此名湿痹。

第二十一条::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表现的象太阳病,但是,是以关节疼痛而烦,脉沉细这些为主要表现或者特殊表现。这个病不叫太阳病,叫湿痹。

如果太阳病表现的表证加关节疼痛而烦,那么脉应该是浮的。而这个脉是沉细的,并且他的主证是关节疼痛而烦。那么主证是关节疼痛而烦,脉摸到的是沉细,即便是伴有恶寒发热,这仍然不是太阳病,也不是太阳少阳合病,这叫湿痹。

而湿痹怎么治呢?其中有一种情况,病人全身疼痛,发热,下午三点到五点发热更厉害,也就是说,表现为关节疼痛而烦,伴有发热,下午加重,并且全身都疼,而摸到的脉是沉细的,这就是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当然,具体体会,需要我们在临床中去体会。

我们学到这里,大致归一下类,基本上就能得到这么一个结论,湿痹表现类似于太阳病,但湿痹不是太阳病。其实,在《伤寒论》,《金匮要略》里面,在读的过程中,我们能发现,相当多的伤寒病是可以按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来分类的归类的。但是,有一部分病是归不到这六种病里面的,比如《伤寒论》里面的霍乱病,食复病,劳复病也归不到六种病里。而《金匮》里面的杂病大部分都归不进去。《金匮》的这个湿痹也归不到太阳病上。

太阳病属于伤寒,湿痹不属于伤寒,而三仁汤证呢?吴鞠通在三仁汤证上也提到了“伤寒”。他说:“头痛恶寒,身重疼痛,有似伤寒,脉弦濡而非伤寒矣。”如果是伤寒,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他的脉一定是浮的。而现在的脉不浮,而是脉弦濡,那么,这个病就不叫伤寒,叫湿温。

三仁汤治疗“湿温”。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疗“湿痹”。

麻黄汤治疗“伤寒太阳病”。

三方所主治的“病”不同。中医临床学,历来是主张“辨病”的。临床辨证,是不可以取代辨病的。尽管有时候我们忽略了辨病,跳过了辨病,但很多时候,是需要辨病的。辨证取代不了辨病。而这个辨病,以前古人说的是指中医的辨病。但现在,我们还设及到辨西医的病。

我们再总结归纳,大约能这样归纳,临床上,面对以头痛恶寒、身重疼痛、或伴关节疼痛的患者,如诊见脉浮(浮紧),考虑伤寒太阳病,治疗可用麻黄汤方(或九味羌活汤方)。如脉不浮,即使太阳病症全具,也要考虑此病不一定是太阳病。如脉不浮而见沉细,有可能是“湿痹”,特别是以关节痹痛为主的,那就有可能是湿痹;如脉不浮而见弦细而濡,则有可能是湿温。后者治疗则不可以使用麻黄汤,湿痹我们可以考虑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湿温我们可以考虑用三仁汤等方。

病不一样,治疗的用方是不一样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