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省》解读窈窕淑女效应——万维钢

2017-05-23  本文已影响0人  初亦元

《俭省》解读窈窕淑女效应——万维钢

   咱们以前讲“薛定谔的猫”,有位读者在留言区讲了个笑话,叫“薛定谔的滚” —— 如果女朋友让你“滚”,她其实是处在真的让你滚、和让你过去抱她,这两种心理状态的一个“叠加态”。

你的下一步行动 —— 用物理学的话叫“观测” —— 将会使这个叠加态塌缩到一个固定的状态。你要是真滚了,她可能就是真的想让你滚;你要是过去抱她,她可能就认为自己原本就是想让你抱她。

作为一个前物理学家,我必须说明,“薛定谔的滚”和“薛定谔的猫”是两码事。一个关键区别是,量子叠加态的塌缩结果是完全不可控的,物理学家就算满怀良好的祝愿,也不能让猫塌缩成“活”的可能性增加一分。

而你,却可以左右你女朋友的波函数。

今天咱们继续说斯科特·索南史恩(Scott Sonenshein)的《俭省》(Stretch: Unlock the Power of Less -and Achieve More Than You Ever Imagined)。

俭省思维模式的关键在于怎么开发手里现有的资源。资源还是这个资源,女朋友还是这个女朋友。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她变得更好一点呢?

1.你当她是什么人?

1970年代,有人拿男女大学生做了一个相亲实验。实验中的相亲对象从来没见过面,而且在相亲过程中也不见面,只是通过电话交流。实验人员通过“偷听”这些电话里的对话,来评估每一对男女的进展程度。

实验有个有点儿残忍的设定。某些男生会在电话相亲之前,收到了他的相亲对象的照片 —— 但是他不知道,这个照片其实不是那个女生的,而是研究者专门找来的一位特别出众的美女的照片。

男生以为自己是在跟“女神”相亲,我们可以想象他肯定会表现得更好一点 —— 但是研究者关心的不是这个男生的表现,而是电话那头这位女生的表现。

结果是被男生误以为是女神的这位女生,表现得也和女神一样。她说话非常友好,给人感觉很善于交际,聪明伶俐讨人喜欢。

这当然就是我们以前常说的“正反馈”。你以为她很好,你就对她很好;你对她很好,她就真的表现很好;她表现得很好,你就更加相信她很好。

关键在于,你们俩之间这个反馈过程往往是非常微妙的,各种无法言传的表情和声调变化,都能被对方捕捉到,还能产生不经意的效果。

萧伯纳有个戏剧叫《卖花女》,后来被改编成好莱坞电影,也被翻译成《窈窕淑女》。这个故事说有个语言学家跟人打赌,说他能把一个粗俗的街头卖花女,名叫伊莉莎,给训练好,让她学会上流社会的口音,变成一位淑女。

《俭省》解读窈窕淑女效应——万维钢

语言学家的口音训练很顺利,可是别人还是一眼就看出来伊莉莎不是淑女,举止仪态都不对。后来有人提出一个洞见 —— 你要想让她成为淑女,就必须像对待淑女那样好好对待她。伊莉莎就享受了淑女的待遇,处处受到尊重,最后果然成了一个真正的淑女。

你当她是个什么人,她最后就真的是个什么人。科学家早就知道这个效应,干脆就叫“窈窕淑女效应(Pygmalion effect)”吧。

这个效应的适用范围,非常之大。

2.自证预言

我们现在说心理学实验不靠谱,其实早在1960年代,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就有过一个更深的担心。当时人们已经知道,有些动物能体察到人给它的最微小的暗示,比如一匹马居然能根据主人的暗示用前蹄在地上敲击数字,还骗了科学家好几年。罗森塔尔就说,如果你做实验用的那些小白鼠,能够感受到你想要什么结果,并且按照你想要的结果去行动,那你的实验结果还有意义吗?

罗森塔尔据此写了一篇质疑整个学界的文章,但是没有受到广泛重视,这个问题可能到今天也没解决。但是有一位小学校长,叫雅各布森(Jacobson),看了罗森塔尔的论文,说那咱们干脆拿小学生做个实验验证一下你这个思想吧。

这就引出了一个无比经典的教育实验。

美国小学的老师都是只教一个固定的年级,并不跟班走,所以学生每学年遇到的老师都是新的。在这个小学的新学年开学的时候,雅各布森和罗森塔尔把每个班的学生都分成了三组:天赋组、中等组、低于平均水平组。学生和家长都蒙在鼓里,他们只把分组情况告诉了老师,说这是上学期测验的结果。

真相是,分组完全是随机的。但是老师不知道。结果老师们对“天赋组”的学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在接下来的八个月里,他们在教学中更关注这些学生,给这些学生更有挑战性的问题,就算学生一时之间做不好,他们也认为这个学生肯定是有潜力的,只不过还没发挥出来。

这些被随机分配到天赋组的学生,非常非常幸运。实验结束后的一个测验,一年级的班级平均成绩提高了12分,而“天赋组”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7.4分。二年级的效果没那么明显,班级平均提高7分,“天赋组”提高了16.5分。

你当这些学生是什么水平,他们最后就真的表现出这种水平。后来人们发现这个现象实在是太普遍了,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给起了个名字,叫“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 你“预言”局面会如何如何,因为你按照这个想法去做了,局面真的就会如何如何。

类似的研究做过很多。如果经理一开始“误以为”手下这个雇员水平很高,经常给他安排比较难的任务,还跟他讨论公司战略问题,结果这个雇员就会真的水平越来越高。

反过来说,如果你认定一个学生调皮捣蛋,甚至公开羞辱他,他就会按照你的预言行事,故意捣乱。某公司要转型,如果高层从一开始就认定员工会抵制这次转型,搞各种防范措施和强制行动,员工真的就会抵制转型。

索南史恩以一个商学院教授的经验说,是,所有商学院教科书上都写着公司转型难 —— 可是实际上,员工一开始,本来对转型都是“中性”的态度。

所以很多情况下,人心本来是个“叠加态”。你想把它观测到什么状态,它就会往什么状态塌缩。

这就是“预期”的力量。那我们自己对自己的预期,也有这样的效果吗?

3.你和你对你的预期

索南史恩曾经参与调研过一些环保主义者,发现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是“自我拆台型(self-defeating)”的人格。

比如说,普通人都开汽油驱动的汽车,而一位环保主义者开混合动力汽车。即使考虑到油价,混合动力的车也比同档次汽油车要贵一些,所以环保主义者已经是为保护环境做出了牺牲。但是你采访他,他说我做的还很不够,我根本就不应该开车,应该去坐公共汽车才对。

然后你去采访一个故意不开车每天坐公共汽车的环保主义者,他说我做的还很不够,我根本就不应该坐车,应该走路才对。

然后你去采访一个每天走路的环保主义者,他说我做的还很不够,我根本就不应该买肉吃,应该吃素才对。

他们是不是只要还活着,就永远感到很惭愧。

索南史恩说,这些环保主义者的心中,有一颗消极负面的种子。他们预期的局面很负面,局面就是越来越负面,他们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够。反过来说,如果你心中有一颗积极正面的种子,对局面有个正面的预期,那你的命运就可能非常不同。

这段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不是什么经典的研究实验,而是一百多年前一位黑人女企业家的事迹,她就是沃克夫人(Madam C. J. Walker)。

沃克夫人创业的那个年代,美国黑人地位非常低,她深陷贫困,是个单亲妈妈,而且身体还有病。她做生意处处碰壁,到外地出差别连旅馆都不让她入住。但是她居然就慢慢做大了。

以前我听说一句俏皮话,说“巴菲特等待机会,索罗斯寻找机会,本拉登制造机会”。沃克夫人,就是个能自己制造机会的人。

《俭省》解读窈窕淑女效应——万维钢

沃克夫人是史上第一个成为百万富翁的黑人女性。她的创业故事咱们就不细说了,我只想说一点。沃克夫人专门雇佣黑人女性在各地当推销员,当时一般无技能工人的平均工资是每周11美元,而沃克夫人给这些推销员的工资,是每天,5到15美元。

她想用高工资改变黑人女性的形象。沃克夫人要求手下这些女推销员攒钱买房,好好教育孩子,而且还都要给慈善机构捐款!她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提升了黑人女性的社会形象。她把挑战都当成机会。

她有很好的期望,结果就有很好的收获。

|我的评论

你把别人当成什么样的人,别人慢慢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人,你自己就会变成什么人……这套说法,要是十年以前的我,肯定会认为是鸡汤。

我记得有一次在论坛跟人争吵,有人就给我讲苏东坡和佛印的典故,说你如果是佛,看别人就也是佛 —— 你要是看别人是牛粪,那你自己也是牛粪。我说是吗?我就找了一张牛粪的照片给他看:你说这是牛粪还是佛?

我想说的是,心理学的规律并不一定在哪里都有用,需要环境、人、和时间的配合。给足够的互动时间,今天说的内容也许就能发挥作用。

索南史恩说的这个“预期”,放在自己的身上,其实就是“叙事自我”。我们时刻都在给自己讲一个故事,说我这么做,是因为我是个这样的人。而我们今天看到,人都是高度可塑的。

|由此得到

云对雨,雪对风,佛陀对苍生。我对你,嘴对心,九夏对三冬。我们都想想,应该怎么对家人、同事和自己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