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电影评论,思考欧美剧

美剧与迷影文化

2016-04-24  本文已影响113人  969227e884b9

美剧为什么长盛不衰?这里告诉你原因。


1982年中国第四代导演丁荫楠执导的片子《逆光》,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选团干部,不好选,怎么办呢?就找一个像麦克·哈里斯这样的人,麦克·哈里斯就是美剧《大西洋底来的人》的主人公。
还有一个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娱乐内容和娱乐方式比较匮乏,有一个60年代在美国播的剧叫《加里森敢死队》被引进来,它应该是新时期以来第一部被封杀的美剧,一共26集播到16集就被封杀了。剧里面有一个飞刀酋长,当时很多小孩特别迷飞刀酋长,自己做飞刀,下课的时候用飞刀钉门等等,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1983年严打的时候,臭名昭著的唐山菜刀队就自称敢死队,他们声称受了《加里森敢死队》的影响。
今天研究美剧需要一个这样的前史作为参照,曾经,美剧最重要的功能主要还是体现在它的娱乐性,我们今天再回首这段往事,看《加里森敢死队》《来自大西洋底的人》,其实在整个美剧序列里面的艺术水准并不是特别高。
我个人从2003年初次接触《老友记》,以学美语的心态接触,感恩节是《老友记》里一个重要的“梗”,每一季的感恩节都让大家吃不上火鸡。对我个人而言,看美剧的第二个感受,是从工具的角度进入的。
第三点是今天着重要说的,美剧拓展了影像话语。《越狱》真正作为一个现象级的年度文化事件,首先得益于当时PC的普及,包括字幕组雨后春笋般出现,包括网速的提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导致《越狱》在中国的炸裂。中国观众看了这么多美剧后再回头看《越狱》,可能和再看《加里森敢死队》《来自大西洋底的人》的性质是一样的,但确实为国人打开了眼界。
直到今天,大家越来越把美剧,作为一个电影思维的延伸和一个新的影像话语系统来看。
我当时接触到《越狱》,其实是这样一个心理,是抱着迷影心态进入的。在当时比较活跃的社区、百度贴吧和字幕组社区,大家一致推崇同时播出的《24小时》,在风评和口碑上要好于《越狱》。我就以迷影心态追《24小时》,《24小时》才是真正打开我视野的作品,把美剧真正作为电影思维的延伸。“911事件”以后,11月6号在加拿大首播,因为时间很紧凑,两个月以后播出这个剧非常应景。但应景不代表质量不行,《24小时》是很实验的剧,192集播出了八季,一季24集,一集一个小时,基本遵循古典戏剧的传统,它的本文时间和文本时间同构。研究电影史的朋友们会知道,在上个世纪60年代新浪潮时期,阿涅斯·瓦尔达拍过一部《五点至七点的克莱奥》,就是这样一部实验电影。所以当《24小时》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还是挺惊艳的。第一季看到最后,本以为最后一分钟救援能让杰克·包顺利回归家庭,跟女朋友做一个决断,但是女朋友妮娜才是一个真正的恐怖分子,是黑色电影里的蛇蝎美人,她把她的爱人杀了,我们等待的最后一分钟救援,并没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就像《唐人街》中最后费·唐娜薇死在尼卡尔森面前,这个悲剧契合了“911”后美国人的心理。
这出剧激活了很多电影元素,或者说使黑色电影在电视剧中焕发了新的生机,在2002年《电影手册》评选的10大佳片中被评为第10名。《电影手册》曾经为很多电影导演“封神”,这本杂志能够把《24小时》这样一部美剧放到里面,也传达了某种信号。
刚才谈了一个问题,它本来是一集一个小时,但是很遗憾的是没有做到,大概一集45分钟,这就涉及有线台和公共台的区别。HBO完全走付费订阅,可以不用插播广告,但公共台还需要考虑商业因素,因为插播广告,所以《24小时》没有在严格意义上做到同步。
电影新浪潮以后,在艺术电影范畴,导演的核心地位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电视剧因为工业与艺术互长的关系,它的作者应该是创剧人。我认为需要两个轴去界定一个坐标,一个轴是刚才提到的电视台,还有一个轴就是创剧人。
大家去看好莱坞的电影,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对爆米花电影的依赖和对漫画改编的依赖,越来越需要大制作。所以大卫·芬奇才说这些年最好的剧本在电视剧行业,很多电影导演和明星都转战美剧领域,像斯蒂芬·斯皮尔伯格、马丁·斯科塞斯、海恩斯、科恩兄弟、达赖邦特、大卫·林奇、尼尔·乔丹、迈克尔·曼,都不同程度涉及时下最热、最火爆,受众最广的电视剧的创作,他们大多担任创剧人、导演或者是制片人。
另一个轴就是电视台的定位,我在国内出差,看到一些酒店有HBO,比较有意思,以后大家去外地可以观察一下。HBO是比较特立独行的,它从90年代末推出了一系列剧,从《监狱风云》到《黑道家族》再到《火线》,直到最近的《侦探》等。除了规模比较大的剧以外,还有一些重要的迷你剧,像今年艾美奖得主《奥立弗·基特里奇》,之前海恩斯和温斯莱特合作的《幻世浮生》。还有一些电视电影,像《烛台背后》。总体上看,是这样的梯队:有长篇的剧集、迷你剧和电视电影剧集。《权力的游戏》前一段时间还因为单集播出国家最多,创了吉尼斯纪录。
AMC近几年声名鹊起,凭三部剧打天下:一是《广告狂人》,一是《绝命毒师》,还有一个《行尸走肉》。我个人的视野基本以这两个电视台为主,由此做一些辐射。HBO,它是靠付费订阅作为收入渠道,创作的时候主要考虑付费用户的满足程度,有的剧中可以有比较裸露、暴力、血腥的东西。网上流传的“鄙视链”,看英剧的瞧不起看美剧的,看美剧的瞧不起看日剧的,看日剧的瞧不起看韩剧的,看韩剧的瞧不起看国产剧的,可能就是因为美剧中有这些噱头的东西;但我认为,美剧的水准不在英剧之下,甚至比英剧还要好。如果相信这个“鄙视链”的话,会遮蔽掉HBO近几年比较有代表性的、比较有原创性的电视剧的一些优点。比如《火线》,我个人认为这是近些年美剧的扛鼎之作,它的优点很多,我只说一点:这个剧的第二季浓墨重彩地以13集讲了一个叫巴尔迪摩的港口工会是怎么样走向没落,蓝领是怎样走向失业的。我为什么单挑这点来说?这个问题可以作为参照,来了解当前中国电影和电视剧的一些实际问题。前段时间贾樟柯导演的《山河故人》在国内上映的时候遭受的最大质疑是符号性的东西很多,却没有达到文献那样的温度。之前戴锦华老师反复强调一个问题,即中国电影和中国电视剧该怎么清算“后冷战时代”的历史债务?《火线》就拍了这样一个群体,失落的蓝领。面对这样的失落群体,我们的影像却始终缺位,近年比较好的就属张猛的《钢的琴》和王兵的《铁西区》这样不多的几部。美剧在那样一个严格的工业化逻辑下能做到这一点,让人佩服。
除了刚才说的电视台这样一个东西,近些年来HBO自己在内部也有一些调整。《真探》现在播到第二季,它的第一季由皮佐拉托和凯瑞·福永组成固定班子创作,这比较特殊。因为美剧的创剧人是固定的,但导演和编剧是各有分工的,像这样固定的搭配很少见。顺着电影思维说这个事,《真探》真正渐入佳境,也是从第一季第四集最后6分钟的一镜到底的那场镜头。我为什么要单独把这个镜头拎出来?当年安德烈·巴赞在论述电影时,曾着重突出奥逊·威尔斯和让·雷诺阿,这两位都是长镜头大师,他们对长镜头的应用,和对现实世界的还原,让电影成为“现实的渐近线”。《火线》以电影的拍法呼应了这种说法,而且这个导演就是一个新人,他的志向还是拍电影,所以他在电视剧中试水。最近他的电影新作《无兽之境》也上线了,他最后还是从电视剧回到了电影。
我为什么反复强调电影思维呢?因为今天咱们讲跨文化传播,这是需要澄清的一个事。我的一位朋友是研究美术的,他经常调侃说,电影算是艺术,电视剧不算。在很多人眼里,国内电视剧的状况确实不到艺术的级别和层次;但是美剧的事实告诉我们,电视剧正成为当下最活跃的影像系统。当年《24小时》《老友记》在国内热播的同时,有这样一个段子:某国际巨星当年刚演完了处女作,等了两年,一直没电影拍,这时候有一个重头古装剧要在央视播,导演找到了这位巨星,给她很高的报酬希望她能出演这部电视剧;但她曾经的伯乐,某电影导演却训斥她不能演电视剧,理由是“我培养你是希望你演电影,不是让你演电视剧的”。后来没多久,她被他推荐给另一位导演拍摄了其人生里程碑的作品。这个故事的真伪和一些细节我们可以不作考证,重要的在于它传播的土壤和坊间对这个故事的心态,这个事大家心照不宣,电视剧是要被电影圈鄙视的。作为跨文化研究的重点,我认为要把美剧放到全球化的格局中,与国际认知同步。
近两年美剧生产还出现了新现象:《纸牌屋》和《毒枭》是美国流媒体服务商Netflix推出的,跟之前电视台播的美剧略有不同,虽然还是季播,却是一口气全放到网上。《纸牌屋》大家都比较熟悉。《毒枭》是由巴西导演帕德里亚主创的,他曾拍过《精英部队》系列电影,第一部还得了金熊奖,电视剧还是延续了电影中的风格,讲哥伦比亚缉毒的事,包括对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的致敬。
索德伯格拍过一个电影叫《毒片网络》,70年代还有《法国贩毒网》,但是同题材的电影与同题材的电视剧比较起来,明显相形见绌,电影的影像话语很难达到同题材美剧这样的程度。
我的归纳:美剧是电影在这个时代的新的本体的嬗变,电视剧是这个时代比较有效的,或者最适合当代影像表意系统的载体,美剧则是这个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而且某些作品已经做到了标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