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3
秦汉以前西域居民的种族和语言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族、多民族聚居生活的地方。新疆地处亚洲腹地,位居东西方陆路交通的孔道,由于自然、社会等原因,不同种族、民族的人群在这里生存、迁徙,从而形成了新疆别具一格的种族、民族特色。
种族也称人种,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具有共同体质特征的人群。距今5万年左右现代的主要人种开始形成,到距今1万年左右,各主要人种已具有明显的特征。人类学者按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将世界上的现代人类划分成白种人(欧罗巴人种)、黄种人(蒙古利亚人种)和黑种人(尼格罗人种)等三个人种。尽管人类分为不同的种族,其体质特征如肤色、毛发、面部特征等不同,但其组织器官构造都是一致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考古资料显示,秦汉以前,古代西城居民的种族经历了逐渐变化的过程。西域东部地区主要是蒙古利亚人种,他们逐渐向西活动;位置靠西的西域西部地区全部或主要是欧罗巴种,他们逐渐向东活动。在早期铁器时代,哈密地区是欧罗巴人种向东扩展的最东界线,而蒙古利亚人种向西发展到了伊犁河流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利亚人种成份的居民逐渐占据多数地位。
今罗布泊地区距今4000年青铜时代的居民,具有明显的欧罗巴人种特征。到了距今2300年的战国后期,这里居民的人种特征出现了欧罗巴人种与蒙古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天山阿拉沟、哈密焉不拉克及较晚的楼兰和昭苏的居民,欧罗巴人种与蒙古利亚人种的共存现象比较明显。这证明各种族在西域地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接触、融合的过程。
种族和民族不同,一个种族可以包含多个不同的民族,同民族内部也往往有不同种族体质类型的人。古代新疆一直是东西方不同人种的交汇地区,不同体质类型的人群曾在这里长期交往、融合,对这片地区的种系特征、民族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人类的种族很早就已经形成,但是民族却是在氏族公社制度解体之后才产生的。先秦至秦汉时期,西域的古代民族主要有汉人、塞人、月氏人、乌孙人羌人和匈奴人等。
汉人是中原诸多民族、部落融合形成的,先秦时代被称为华夏,秦汉以后又先后被称为“秦人”“汉人”。先秦时代新疆和田玉东进中原,希腊、罗马时期中国丝绸的大量输往欧洲,以及新疆地区出土的大量来自中原的丝织品和铜镜等,都证明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不少汉人因经商或其他原因到了西域。
塞人是公元前6至前5世纪左右从中亚及西伯利亚进入伊率河流域的一个古老民族。后来大月氏人自河西走廊西侵,赶走了塞人、以后乌孙人又西侵入伊犁河谷,赶走了大月氏人,故留下来的塞人、大月氏余部与后来的乌孙人融合。其余塞人主要部分南下迁到今克什米尔,再向东分散于疏勒(今客什)、莎车、于阗(今和田)
月氏人早期活动于今祁连山以北的河西走廊到天山、阿尔泰山东端之间的草原地区,以游牧为主。秦汉之际,月氏为匈奴所败,被迫西迁。他们打败当地塞人,进据伊犁河流域。后来月氏人在匈奴人和乌鸟孙人的不断打击下被迫离开伊型河流域向西南方向迁徙,进入中亚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留在伊犁河流城的月氏人渐渐融入乌孙人和当地居民中。
乌孙人早期与月氏人和匈奴人一起活动于河西走廊到天山与阿尔泰山端之间,以游牧为主。秦末汉初,乌孙人受到月氏人毁灭性的打击,部落瓦解。后在匈奴的支持下,打败月氏人占据了伊犁河流城。张骞通西域后,乌孙与汉朝结盟抗击匈奴成为汉朝抗击匈奴的重要力量。
羌人早期活动于今陕西西部至甘肃和青海的河湟一带。春秋战国时期,向西、向南地区迁移。其中,西迁进入塔里木盆地南缘的若羌等地,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当地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由此在新疆留下了“若羌”这一地名。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主要活动于蒙古高原地区。秦末汉初,匈奴崛起,控制了西城,并设置“僮仆都尉”进行管理,对西域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类的语言非常复杂,语言学家们把人类的语言按照不同的特征划分为不同的语系,这种分类方法被称为谱系分类法,分为语系、语族、语支及各种语言。同一语系的各种语言有定的亲缘关系。
先秦至秦汉时期西域古代居民使用的语言分属于印欧语系、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塞人、月氏人等主要使用印欧语系各语言,乌孙人主要使用阿尔泰语系各语言,匈奴人、羌人、汉人主要使用汉藏语系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