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惠妃陷害太子李瑛,却成全了肃宗李亨
武惠妃陷害太子李瑛,却成全了肃宗李亨,李亨是老三,只有前面两位哥哥没了资格,才能轮到李亨,即使是这样,也需要自身有实力,有人帮忙说话,因为他爹李隆基就是靠着功劳直接越过了兄长而成为太子。所以,李亨能成为太子,后来又能成为皇帝,真的是运气和实力缺一不可。
李瑛是老二,已经是运气比较好了,老大李琮在苑中打猎的时候,面部为豽所伤,非常有可能是这个原因,玄宗直接跳过了老大,立老二为太子。毕竟作为一国之君,脸上有明显的伤痕还是不体面的。李瑛原本是比较不错的太子,如果一直在正常情况下,自然是没李亨的事了。即使武惠妃搜罗李瑛的错误,各种诬陷他,在张九龄的劝谏之下,玄宗只好作罢。这说明李瑛还是有大臣支持的。而玄宗也没到只听他人诬陷就废太子的地步。
武惠妃于是放大招了,不能只靠言语诬陷,还要把事情坐实。武惠妃召太子和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人入宫,说是宫中有贼,要请他们帮忙。武惠妃又告诉玄宗,三王谋 反,穿盔甲入宫,玄宗派人查看,果真如此,于是废三王为庶人,后赐死。民间冤之,称为“三庶人”。武惠妃因为陷害三王,内心不安,得了疑心病,一病不起,在同一年便去世了。
本来武惠妃诬陷太子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李瑁成为太子,结果她先去世了,李瑁在玄宗那就少了筹码。李林甫支持李瑁,高力士则支持李亨。本来玄宗也是倾向于立李亨为太子的,毕竟李瑁年纪还小,而且李亨恭顺好学,又年长,挑不出毛病,没有理由跳过李亨立李瑁为太子。但是李隆基确实是喜爱武惠妃李瑁母子,又有李林甫的支持,一时间犹豫不决,高力士一句“推长而立,谁敢复争”,最终坚定了李隆基立李亨为太子的决心。
李亨其实除了年长,也是有根基的,开元二十年,李亨遥领诸将破奚、契丹等部落,因功加封司徒。贺知章那样的名士也曾是李亨的侍读,李亨文学素养较高。李亨有一些友人,在朝中也有些势力,这些都不是年轻的李瑁可比的。所以在李林甫和杨国忠打压李亨的时候,玄宗并不出面帮助李亨,反而是乐见其成,就是不想让太子羽翼丰满,而玄宗也觉得李亨能扛得住,因为李亨还是有一定势力的。
后来李亨在马嵬之变中担任了重要角色,终于趁机除掉了杨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