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先听别人观点?别急着辩驳,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如果你不先去听对方在说什么,他是一定不会听你在说什么的。愿意先敞开心胸去倾听,你将会终止一场无止境的固执对决。
最近,当我开始放下自己,去向身边的人学习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以往有太多的不足,其中有一点,就是我很不耐烦听别人讲什么,一来,我觉得对方的讲述太啰嗦了,二来我觉得实在太占用我的时间了。所以,我忍不住就会打断别人,甚至反驳别人。
我想起曾经参加过一次拓展活动,老师引导我们掰手腕,第一次,我们都要用尽力气把对方的手腕掰倒,还要大声的喊:“我是对的!”把对方掰倒了可以得1分,以此来PK。同学们都觉得太像我们日常的争执了。第二次再掰手腕的时候,老师引导我们都让对方,还轻轻的说:“是的,你是对的。”让对手把自己掰倒,对手也会同样让我们掰倒,分数却是照拿不误。这次大家都赢了,而且还很轻松。
再结合心理学,有更多的发现——当你跟别人意见不合时,有趣的一点是,你们都对自己的立场感到十分有把握。可是,人人都会靠边站,当然是我们自己这一边!这是自尊心拒绝学习新东西的表现,也是突然制造许多不必要压力的坏习惯。
我第一次有意尝试“先去体会别人的观点”这个策略时,发现了一件真正奇妙的事:这样做一点都不伤感情,而且拉近了我跟意见不合的对象之间的距离。
比如说,有朋友对我说:“我不适合做培训经理。”以往我会下意识的为我的立场辩护(我的潜台词是我做了这么多年培训经理,凭什么你说我不适合!),现在我会学着不再辩护,而是看看我是否能学到什么新东西。我做了一个深呼吸,去问她:“告诉我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是的,不要先预设立场,或准备辩护,或证明你的观点,只要诚心去学习一种新的观点就好。不要尝试去纠正你的朋友,或让他知道他错了。让你的朋友得到“对”的满足,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
跟一般人普遍接受的观点恰好相反的是,这个态度并不会让你变得软弱。这并不表示你对自己的信念缺乏热情,或者承认自己错了。你只是尝试去了解不同的观点,你只是努力做那个先寻求了解的人。不断去证明一个固执的立场十分耗费精力,相反地,让别人“对”一点也不费力,事实上,还能让你充满活力。
当你了解其他立场和观点时,许多奇妙的事情就会开始发生。
第一,开阔视野
通过聆听他人观点,你会更容易认识到问题的多个角度,从而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你通常都会学到新东西,扩展你的视野;
第二,减少偏见
如果只顾自己的观点,你可能会陷入固有的偏见中。积极倾听他人观点可以帮助你去除偏见,更客观地看待问题。
第三,增进沟通
通过倾听别人的观点,你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意愿和感受,从而建立更好的沟通与互动关系。
跟你说话的人觉得受到倾听之后,就会比以前你习惯性坚持己见时,更感激你、尊重你。你若一味坚持己见,只会让对方更加坚决地提高戒心;只要你先软化,对方也会缓和下来。这几乎是必然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即使不会立刻产生,但是早晚会发生。做一个先去寻求了解的人,等于不再强调自己必须是对的,而是把你对对方的爱与尊重放在第一位。
结语
其实,你练习的是一种无条件的爱。这么做的附加效益是,对方可能也会开始倾听你的观点。我们虽然无法保证他一定会倾听你的话,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如果你不先去听对方在说什么,他是一定不会听你在说什么的。愿意先敞开心胸去倾听,你将会终止一场无止境的固执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