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海灵格著作小串联2——现象学方法、序位法则
在进入核心内容之前,今天先补充介绍一下伯特提及的现象学方法。
【现象学方法】
前一段谈到我对伯特所说的“现象学”感觉有些语焉不详,今天特意回顾了《爱的序位》这本书, 在此书开头的《洞见》部分,专门提及了获得“洞见”的“现象学”方法。
首先,伯特并列了“实验科学”与“现象学”两种互补的探索途径。结合上下文,我的理解是,“实验科学”是带着假设求检验,“现象学”的方法是“不带企图”和“迈向虚空”中求洞见,犹如《U型理论》中提供的一个比喻——在白纸前寻求灵感。
“这两种求知活动其实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
实验科学可能在一定的时候需要止步,将眼光从某个特定假设转向更广阔的可能性,现象学获得的洞见可以由实验科学进一步检验。
接着,伯特提及了哲学的现象学、心理治疗的现象学以及宗教的现象学三个层面,仍有不甚详尽的感觉,我的理解是:
哲学现象学是现象学方法论的基础,是在现实世界中完全开放自我、获取来自未知世界的信息产生新的洞见这样一种认知方法。
伯特提到心理治疗领域的洞察“不能单靠哲学意义上的知觉获得”,所以在哲学现象学基础上引入了“通过参与的理解”,家庭系统排列提供了这个途径,这应该就是指利用了代表参与的场域,来运作现象学的方法。
“宗教的”或者“灵性的”现象学是“另一种更伟大广博的境界”。
“当我们体验到自身处于一种更伟大的整体(the greater whole)的慈悲之中,我们了解到这更伟大的整体是超越一切万物的终极。这个层面可称之为宗教的或是灵性的境界,但即使在此境界中我仍然保持现象学的态度,没有意图、无所畏惧、毫无偏颇,纯净地置身于当下所呈现的一切”。
虽然海灵格认为家庭系统排列不是宗教,但认可家排向“灵性”境界的发展与宗教追求的境界类似,这是一种开放。无论在哪个层面,“现象学”仍是基本的方法论。
这里再发散一点。源自宗教领域的冥想对于身心的疗愈和发展功能得到了神经科学的验证,同时也具有现象学方法上的意义,成为宗教和一些心理学不同流派的具有共性的修炼方法,在逐步得到普及。这也是现象学方法在不同领域的可操作性得以发展的条件之一。
【第二章第一节】序位- 基本规律
回到升级版《谁在我家》。第二章第一节所说的“序位”,是“将一个团体的共同生活导入固定轨道的规则”,
“在所有长期的关系中,人们会发展出一套共同的标准、习俗、信念和禁忌,所有人都必须遵守。所以从关系中产生了一个带有序位和结构的系统”。
遵守序位决定了关系的成功。“这个认知是从几十年的观察和经验中得出的结果”——这里又一次证明,伯特多年在心理治疗领域的经验和个案积累是其家排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土壤,一般的生活经验和观察是不足以支撑他发展这样一套洞见的。
“序位”决定了两个“基本规律”。一是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权利从属于一个团体,二是每个人在团体中有个合适的位置,由原始的序位等级决定。家族中的“失序”往往是对这两个规律的破坏,比如,有被排除、被忽略的人,有错位、僭越的现象,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关系的失败以及后面要讲到的甚至跨越代际的牵连纠葛。
为什么会“失序”?一种可能是“无知”导致,一种来自“良知”的冲突。中国文化是讲究位序的,问题可能更多来自后者。“良知”在第五章才讲到,其实“良知”在个体层面就是对团体的归属需求和忠诚意识,之所以可能产生冲突,是因为我们处于不同的关系和不同的团体中,会面临不同的“良知”。良知界定了必要的界限,同时也可能因差异导致冲突。
家庭中的“序位”与“爱”是什么关系?结论是“只有爱是不够的”,伯特用诗般的语言告诉我们:
“爱所灌注的,是序位所涵盖的。爱是水,序位是容器。序位聚集,爱流动。序位与爱共同作用。”只有了解和尊重序位,爱才不是盲目的,才能滋养关系、使得关系成功。
后面的小节会细解不同关系中的序位法则。(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