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刻意练习:从新手到大师
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本书——《刻意练习》。
如果说,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话题,那么天才和愚笨的争论可以排进前三,天赋和努力到底谁更重要。
当我们看到那些杰出人物的成就时,往往会感叹其在某个领域的天赋,比如周杰伦的作曲,方文山的写词,林俊杰的唱功等等。但是也有一个非常流行的“一万小时定律”告诉我们: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关于天赋之争,作者没有否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但是却提出:练习是决定某人在某个特定领域或行业中最终成就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如果基因在其中发挥作用,那么,它们的作用会慢慢消失。
举个例子,基因差异就好像我们的年龄差异一样,刚出生的宝宝和三岁的小孩在能力上也许是是天壤之别;到了十几岁,就只是查了一个年龄段;再往后到了四五十岁,三岁的差异基本上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我们平时常说“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但是作者却认为“天赋决定起点,努力决定上限”,即使是再有天赋的人,如果没有与之对应的练习,也只能像《伤仲永》里的那个天才,最后沦为普通人。
再说说“一万小时定律”,实际上一万小时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就好像我们每天都吃饭,却没有成为美食家;看了几万部电影,依然写不好影评;炒了一辈子股,依然只会跟风买入......无效的练习,时间再长结果也是零。
每个人都想在某个各方面有所成就,比如学吉他、绘画、设计、写作等等,但是究竟怎样从一个小白,成为一个领域的大师?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刻意练习。
01 什么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有目的练习的一种,是非常有效的提升和训练技能的方法。在详细介绍刻意练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小白和大佬之间的差距到底是什么。
作者通过研究发现,真正产生差距的不是技能熟练度的问题,而是二者的“心理表征”。什么是心理表征?这是认知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就是说在思考事物时对应的心理结构。
举个简单的例子,刚刚学会下棋的人,走一步只是棋子在移动,而对于大师来说,除了棋子的移动和变化,他还能看出双方之间的优劣势,对方可能的策略以及自己应该如何应对等等。
这就是二者之间的差距,对同一件事物,水平不同的人,就会看到不同的深度和高度。一个人站在一楼就只能看到眼前的花花草草,而另一个人站在顶楼就可以看到整个小区植被的格局和结构。而这中间的差别,就是心理表征。
对于大师而言,他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看待问题,把复杂、大量的信息组成一个一个的认知模块,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当他在面对新情况的时候,能够快速调出过去的一些认知模块,从而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上有更高效的方法。
刻意练习,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建立和提高这样的心理表征,从而让我们的技能水平的到提升。
引用书中的原话就是:“走出你的舒适区,以专注的方式制订明确的目标,为达到那些目标制订一个计划,并且想出监测你的进步的方法,还要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
02 刻意练习为什么有效?
既然知道了刻意练习是一种有效的练习方式,那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刻意练习会比一般的联系更加有效。
我们经常会对于练习产生三种误解:
第一种误解,是觉得练习的作用比不上天赋的作用,认为能力受到遗传的影响。比如有的人会说“我天生就不擅长学英语”,“我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或者“我能力有限”等等。但是这本书告诉我们,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正确的训练方法,来掌握某种技能。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破除掉唯天赋论的观念。
第二种误解,是认为只要练习的时间足够长,能力就可以慢慢的到提升。但事实是,以相同的方式重复的练习,不仅不能提高我们的水平,反而可能会让我们停滞不前,并且使能力缓慢的下降。想一想几千场的亚索玩家,和路边的臭棋篓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第三种误解,是认为只要足够努力、足够刻苦,就会变得优秀。努力诚然是进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是一味地努力而没有方向,依然只是无用功。上学时期那些刻苦努力的学霸,有时反而不如边学边玩的学神,就是这样的道理。
而刻意练习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刻意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反馈、符合人类学习规律的练习方式。并且最重要的是,刻意练习需要我们跳出已有的舒适圈,去不断寻求“最近发展区”,去建立更加强大的心理表征。
新手和大师之间的差距,就是两者不同的心理表征。所以,提升心理表征,才是最有效的练习方式。
03 刻意练习怎么做?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刻意练习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刻意练习能够有效的提高我们的能力,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到底需要怎么做。
按照作者的要求,刻意练习要有两个标准,:一个是你所训练的领域是合理发展的行业,有了一整套成熟的评价标准和高效的方法。另一个是,必须有一个能够给你布置训练作业和及时反馈的优秀导师。
但是能够符合上面这些标准太过困难,且适用范围太窄,只有像运动员、钢琴家这样的条件才能达到。而我们日常想要学习训练的,都不太能够达到要求。
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接近的,去制定学习的方法和手段。而原则就是我们前文提到过的那句话“走出你的舒适区,以专注的方式制订明确的目标,为达到那些目标制订一个计划,并且想出监测你的进步的方法,还要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
01 走出舒适区
想要训练有效果,首先要做的就是走出舒适区,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再怎么练习,也只能是维持的同样的水平。
想象一下一个一直玩青铜号的人,打了一万场即使胜率再高,也打不过王者,因为和他对战的都是青铜水平,在自己的舒适区里,永远都不可能有进步。
有效的练习,是有目的地突破舒适区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快速的进步。
02 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进步,要有进步的方向。目标,就是我们进步的灯塔。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
当然,制定目标不仅需要大的目标,也需要指定小的目标,通过完成一个个小目标,达到最终的目标,“量变引起质变”“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
比如我的目标是想要在写作方面有所进步,那么我首先要制定一个大的目标,在某个平台投稿成功,然后制定小的目标,每天写500字,或者找一篇优秀的文章拆解分析。
找到大的目标,将其转化成一些具体目标,使你能达到切合实际的进步的期望。
03 找到反馈
在刻意练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到练习的反馈,来知道自己到底处在什么位置上。我们必须知道某件事情自己做得对不对,如果不对,到底怎么错了。
反馈可以是自己给自己提出的,也可以是别人给你提出的。比如我通过公众号文章的数据,来了解我写作的进步,如果一篇公众号文章的阅读量低,那代表我的标题起的不好,需要在标题上进行优化;如果文章的读完率不高,说明我的内容不够吸引人,需要提高内容的质量;如果文章的分享率不高,说明主题的传播属性不强,需要去寻找更易于传播的主题。
不论我们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我们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
就像手机导航我们需要知道自己的定位一样。如果没有反馈,我们不可能搞清楚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现在离实现目标还有多远。
04 保持动机
我们通常会在新年的起始给自己立很多flag,也许是想要健身,也许是想学习一门新的语言。
刚开始的时候你动力满满,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现实打击了你。你很难找时间去锻炼或者练习了,练习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到最后,完全停了下来,不再重新开始了。
取得进步需要不断的练习,而动机是保持我们能够坚持枯燥训练的内部动力。保持专注并继续努力,是很难做到的,而且通常没有趣味。
这本书对于保持动机提供了两个方法:一、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二、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
弱化可以通过养成固定的习惯,来减少意志力的参与。而强化则可以通过不断地反馈结果,让自己感受到进步来维持。
以上就是刻意练习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非常多关于学习的理论和技巧,应用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学习。
回顾这本书中的许多内容,都给我带来了新的启发,有些是我曾经学到过的内容,但是却没有想到过应用于实践当中。
这篇文章基本讲述了刻意练习的内容,但还是希望你有空的时候,可以读一读原书,更加深刻的认识刻意练习和高效学习方法背后的规律。
更多成长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咸鱼寨主>,回复“成长”领取大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