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00靠谱】要允许自己写烂文,哪怕已到35万+的门槛,
我发现,2018年,我丢掉了自己在写作上的本心。我不敢再写得烂,我不敢再自由写作,我想着憋一个大招……回顾2017年,我最大的优点或许是三个词:提前,坚持,敢写。
写文后感:
01看材料写作,这篇文章真的读了好几遍,有点读不下去。
02 回头再来看水清亦有鱼老师的文字,他是在提前教化我们,写作路上,不仅写作专业能力要靠谱,而且人品要靠谱。老师真的不仅教写作,更教做人呀。
03 有读其他人的文章,看他们如何写,顺便可收集相关素材。有的展开讲了靠谱是怎么样的能力;或者在职场头三年,这个场景如何运用到这一点;或者讲一个靠谱的人的故事。
04 今天好像我有点偏题。大家都写什么是靠谱,而我写的是那篇材料如何如何。我写成了“用自己的话,复述一篇读书笔记,借此微了解一本新书”。
所以,要警惕自己的这个偏题的可能。因为,有时候,有一种可能,我总想别出心裁,表现自己“思想深刻”。
05 最重要的一点,主题营结束了,今天重拾小打卡,而且之后要一直写下去。我特提醒自己!
今天这篇打卡文很烂,本来不想粘贴出来。可是,想到今天读到故小白的反思,写作的初心。
当写作继续进行下去的过程中,一定还会有各种不同的困难、退缩和问题。尤其现在写到35万字的关卡,哪怕前面的很烂,可是也是我思考与进步的点滴见证。
我想借此提醒自己,既然还想继续走这条路,也不要忘记自己的写作初心。
《靠谱的人:凡事有交待,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参考阅读材料,并写出你对阅读材料的理想和想法。材料先认真读三遍,跟自身结合进行思考,然后再开始写想法。
《故事比说理打动人》
01
从第一次看到这份材料,到今天已经隔了十天以上,今天我又仔细再阅读和梳理。
这是根据2018年8月新出版付守永的书《新工匠精神:人工智能挑战下如何成为稀缺人才》作的一篇干货笔记。从书名来看,本篇文章也是以“如何具备独特价值,成为稀缺人才”到“推销需要自身硬,才能换来依赖”两个步骤来阐述的。
我想,如果用自己的话,就是说,先形成个人的独特优势,再通过靠谱的软件和硬件,把自己推荐出去。再换一个说法就是,如果你形成了独特优势,也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也可能自然吸引他人来找你。
而如何具备独特价值,靠谱的品质、坚定的执行力、以及叠加创新能力,就是三架马车了。
02
熟悉的关键词:靠谱
这两年常常听到这个词。我的理解是,靠谱的人,就是让你特别放心和信任的人。
文章里举了一个例子。
有人问巴菲特:您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巴菲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个问题:
给你一个买进某个同学10%股份的权利,直到他的生命结束。你会选哪个?为什么?你会选那个最聪明的吗?
不一定。
会选那个精力最充沛的吗?会选那个最漂亮的吗?会选那个富二代或官二代吗?
都不一定。
如果是你呢?
我想答案里一定是有靠谱、可靠。归根结底就是信任。
03
靠谱是什么?
1)身心健康;
2)信守承诺;
3)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4)超越对方预期
5)有勇气拒绝,即总能把握重点
参照以上,我马上可采用的践行清单有:
一 对内,对外,事事有交待;
二 主动断网和手机,主动抗干扰,少即是多。
三 做事超人预期。
后记:
我写下的读后感,觉得干巴巴的。我读这篇材料好几遍,花了好一会才看明白,有三个层级。稍有一些复杂,不如里面的一个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所以,文章中的故事真的非常容易引起读者共鸣。这一篇材料的好与不好,都值得引以为鉴。(完青词201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