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思维角度,如何看待个人成长
1.什么是产品思维(周鸿祎六字法则)
所谓产品思维,我将其简单理解为:做出一款好产品所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和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对“好产品”进行一个定义。
如何判断一个“好产品”,我们首先需要针对产品进行以下思考:
①是不是刚需?
②是不是痛点?
③频度高低?
只有当一个产品同时满足:符合用户的刚需;能够击中用户痛点;用户使用频率中高度以上,此时,我们将这个产品定义为“好产品”。
基于上述,“产品思维”又被我赋予以下详细定义:即,思考一个产品是否同时满足“刚需”、“痛点”、“中高频度使用率”三个特征,并通过这样的思考对不满足以上特征的产品进行完善或重塑,最终使产品完全符合这三个特征的过程。
这里有一个实践小tips:
刚开始,你的产品不要试图解决所有人的问题。只解决一部分人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哪怕一个小功能)。这个服务可以非常不起眼,但是,一定对用户有价值。
这个服务就是一个破局点,也是一个基本点。
如果一个基本点不能打动用户,在上面叠加无数细枝末节的功能都没有意义。(成功案例,如:微信发展初期摇一摇功能,针对部分单身群体)
2.从产品思维谈个人成长的相似性
从产品思维的角度,如果我们将“个人成长”类比为一个产品的目标用户,那么,要使这个产品成为一个“好产品”,它必须能够满足个人成长的刚需、痛点,并且要具有一定的使用频度。
说到这里,同样作为众多追求“个人成长”的目标用户成员之一的你,脑海前会不会突然闪现“得到”、“新生”、“混沌大学”这一系列学习类APP的名字。若是稍微思考,你会发现,这些学习类APP之所以能够盛行于当下,不正是因为它们对口了追求“个人成长”类用户的刚需、痛点和高频使用率吗?
这些APP里面的知识内容丰富多彩,作为阅读/收听/观看者的你也确实觉得里面的内容深层次、有见解,但读/听/看后,你扪心自问,你学到了什么?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一种体验:好东西太多了,什么都不想错过,于是把自己喜欢的专栏/课程都付费订阅了(产生一种付了钱知识就在你脑子里的错觉),到最后东听一下西看一下,结果每一个专栏是完整读/听/看完的?反正我是有的,我称之为“怕错过一切焦虑症”,得了这种病的人,一般有一个共征:开始啥都想学,结果啥都没学会(这里有一个假设的价值观:一堆不成体系的知识只是信息的叠加,不能帮助我们建立完整的思维体系,因此对于个人成长/进步,价值甚微,很多时候只能作为闲聊时的谈资。)。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学习不适合我?我想学习呀,可是为什么学不进呢?难道年纪大了?难道......?困惑一个接着一个。
如果从对于好产品的定义角度出发,诸如“得到”、“新生”、“混沌大学”这类移动APP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它们确实做到了满足“个人成长”用户群的刚需、痛点和高频度需求。但是注意我的措辞,我仅将它们定义为成功的APP,也就是说,它们作为应用层面是成功的产品,而它们的成功所基于的产品用户是一个广泛的群体,而并非个人。
要想获得作为单个个体的“个人成长”,自然只能出于个体自身情况出发,设计符合个体相应条件的产品了,我在这里称之为“DIY产品”。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单一个体,想要实现自身的“个人成长”,我,应该如何为自己设计一个成功的“DIY产品”?
3.个人成长的入门通法
哪怕将目标用户细分为单一个体层面的“个人成长”,我们仍可以将其粗略地划分为两个层次:初级阶段和非初级阶段的“个人成长”单一个体。
所谓初级阶段,这里我指的是那类追求个人成长、但苦于如何实现的个体群。这里我只谈如何帮助初级阶段的单一个体实现“个人成长”的通用步骤。
普通人如何在初级阶段实现个人成长入门?我的建议是:一次只做好一件事。
还记得我在2.中提到的“怕错过一切焦虑症”吗?
我认为这可能是初级阶段个人成长追求者实现入门的一个重要阻力。
得到APP专栏作者和菜头在他的文章《知识焦虑》中提到过这样的观点:他认为焦虑是一种“很好的情绪”,能够刺激行动,但同时指出前提条件是“必须专心焦虑一件事情”,若是违背了这个前提,“同时焦虑多件事情”,“大脑会迅速罢工,觉得反正都解决不了,不如拉上被子睡觉。于是,就没有产生行动的可能了”。
所以,焦虑并不是什么坏事,但作为一个追求个人成长的起步者,一次只焦虑一件事并付之于行动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入门通法。
4.小结
形成产品思维的关键在于从目标群体出发,满足用户的刚需、痛点、并具有一定的使用频度。
同样的,无论对于广泛群体或是单一个体,实现个人成长的关键在于针对这个群体/个人的自身状况出发,DIY出符合各自定位的刚需和痛点。对于初级阶段的个人成长追求者,这个DIY产品的雏形可以概括为“一次只做好一件事”。
说到不如做到,执行力是关键,而一切靠积累,时间终将给践行者以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