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信息晶体

让人生从容落幕

2023-04-13  本文已影响0人  欣然516

几天前,我刚看完了史铁生的《病隙碎笔》,看这本书当中,我联想到几年前我看过的李开复的《向死而生》,所以,在看完了史铁生那本书之后,我把《向死而生》又听了两遍。综合这两本书,我写了一篇文章——《向死而生,感恩惜福》,4月7号发布的。有一位简友(坐井写天阔)在此文后留言,给我推荐了一本书——《最后的告别》,这本书我花了两天看完了。遂有此文。感谢这位简友!

书评

普利策奖(该奖英文名是Pulitzer Prize,它是美国文学和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获奖者凯瑟琳·布(Katherine Boo)这样评价这书:这是一本感人肺腑、贴合大众需求的著作,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

作者

该书作者葛文德是印度移民的后裔,其父母都是医生。作者本人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外科教授,还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病患安全挑战项目负责人,克林顿、奥巴马两届美国民主党政府的医改顾问。

作者既是一位优秀的医生,也是一位深具慈悲心肠、富有人道精神和人文情怀的作家。在书中,他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病例,从他作为医生、朋友、亲人、儿子的不同角度,思考医学、疾病与老年。他的观察和思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思考这些现实问题,帮助我们做好应对的准备,使我们可能成为更明智的病人或病人家属,使我们更有可能老得更舒服,死得更安详。

主要内容

作者在书中主要讨论了三大话题:临终医疗、护理和养老。透过作者提供的一个个病例,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享受到的良好、充分的医疗,美国病人和医生的互动过程。不过,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可不是为了赞扬美国的成就,而是对美国医学界提出了严厉、深刻的批评。

他认为美国医学界没有做好照顾临终患者和老年人的准备:医务人员对临终病人和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了解和关怀得不够,常常不关心治疗是不是符合病人的最大利益,即有意义地活着;他批评医生在明知治疗已经没有意义的时候,还在继续提供治疗方案,提供虚假希望,导致病人以非常不人道的方式死去,他认为这样的治疗很野蛮,是对病人的折磨。

善终服务

作者极为推崇善终服务。是啊,我们要的不仅仅是活着,而是有尊严地、有质量地活着。

什么是善终服务? 善终服务是指在积极治疗无效和最终死亡之间的一个新的医学与护理阶段,不以治疗为主,而以帮助病人减少痛苦,在亲人的陪伴下,在医护人员的调理下,安宁地死去为第一要务。

肾上腺素的尖针长管从体外插入心脏,心肺复苏术的猛烈挤压下让肋骨几欲断裂,一起上阵的鼻饲管、导尿管、气管插管,也并不能让患者摆脱死亡。

一方面怀着对渺茫奇迹的希冀,尽全力给他生命支持,能多活一秒是一秒;一方面坦然接受死亡的事实,停止几近徒劳的治疗,让他自然离开。

究竟哪个更残忍?

医患关系

作者还对医患关系进行了分类和评说。他把医患关系分为三类。

第一,“家长型”模式。医生拥有全部的权威,做治疗决定,病人是医生决定的被动接受者。

第二,“资讯型”模式。这是一种零售式的关系,医生负责提供信息,病人负责做决定,但病人常常很茫然,很难作出正确的决定。

第三,“解释型”医患关系。医生和病人共同做治疗决定,为此,医生要充分了解病人的治疗目标、生命愿望,然后努力帮助病人实现。“解释型”医患关系要求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目标和愿望为中心,因此,需要医生充分了解病人,同病人进行“艰难的谈话”。

他最推崇第三种。我非常认同他的观点。只是,这类医生太少了。

一个病例

在书中,他提到了许多病例,有一个病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史密斯先生34岁那年遭遇了一场车祸,腿部、盆骨和手臂骨折,双肺衰竭,内出血不止。医院的外伤治疗小组立即投入了抢救,他们将断裂的腿、盆骨和手臂固定住,在胸腔两侧插入导管对肺部进行再扩展,输血并摘取了因破裂而出血不止的脾脏。

三个星期后,史密斯终于熬了过来。临床医生们几乎每件小事都做到了最好,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小小的细节:忘记给史密斯打疫苗了。对于每个接受脾脏摘除手术的病人来说,疫苗必须打,因为疫苗会帮助对抗侵犯人体的三种病菌。外科医生以为ICU医生会打,ICU医生以为初级护理师会打,而初级护理师以为外科医生已经打过了,大家都忘了。

两年以后,史密斯在海滩度假时偶发链球菌感染,感染迅速蔓延。虽然史密斯最终幸存了下来,但代价是手指、脚趾全部切除。

百密一疏、功亏一篑!多么可怜的史密斯!······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他说外科干的是手艺活——鹰眼、狮心、女人手。这让我想到我父亲(作过十余年中医大夫)也曾经反复说过的一个词:胆大心细。

书名很赞

这本书除了内容、作者本人及其观点很棒之外,我觉得书名也很棒,值得一提,特别是对懂英语的朋友来说。

本书的英文书名Being Mortal(英文中没有书名号,如果是印刷体或电脑打印,用斜体表示书名或一篇文章,如果是手写,用引号表示书名。),是把mortal being换了顺序。后者的意思是“凡人”——相对于神的存在。信徒认为,神在生命的意义上是永生不死的,在智慧、能力的意义上是全知全能、无限性的存在,而凡人则在生理意义上有生老病死,在认识、理解和能力上,是有限性的存在。

译者把该书的中文名定为《最后的告别》,我认为也非常贴切。这显然是根据书的内容来翻译的,而不是简单机械地翻译书名。

感悟

如果你被告知来日,你会选择尽量把最后的生活过到最好,还是为了一个前景渺茫的机会牺牲现有的生活?

人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把自己或者我们所爱的人的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去掌控吗?

如何面对死神的召唤,这是人生的最后一道考题。

再坚强、豁达的人在死神面前也无法高傲、从容起来,恐惧、沮丧、忧伤是人之常情。如何安顿这颗不安的灵魂,是现代医疗和临终关怀逃避不开的课题,也是每个凡人需要借助灵魂修炼才能坦然面对的问题。

接受个人的必死性、清楚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顿悟。救治失败并不是医学的无能,而是对生命进程的尊重。过度的技术干预反而增加了对逝者和亲属的伤害,剥夺了他们最需要的临终关怀。

生命是一条单行线,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和死亡,生老病死的进程不可逆。而我们的文化拒绝接受生命周期的限定性,以及衰老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这使得许多末期病人和老人成为无效治疗和精神照顾缺失的牺牲品。

在年老和患病的时候,人至少需要两种勇气。第一种勇气是面对人终有一死的事实的勇气——寻思真正应该害怕什么、可以希望什么的勇气。这种勇气已经够难了,我们有很多理由回避它。但是更令人却步的是第二种勇气——依照我们发现的事实采取行动的勇气。

死得坦然,也是一种生命的圆满。

让生如夏花般绚烂,让死如秋叶般静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